第397章 战事不利

  一个时辰后,独孤武师和独孤千山两兄弟就将消息带回来了,告诉杨侑,史万宝在城西的一所颇大的宅子,并将唐锴的情况简单说了,杨侑吩咐锦衣卫继续密切监视唐府的一举一动。
  不久,又有消息传来,唐府内有数只信鸽飞起,朝着西北方向飞去。杨侑不用看也能猜到一二,无非是通知长安、武关和淅阳郡。
  与王世充的联盟,不过是暂时的,事实上至今为止,两军没有军事上的联盟,如果硬要说有关系,也只能是说是已经完成的那场交易,除此之外,便只有杨侑答应了王世充,要将他的次子送回去的条件。
  实际意义上的结盟与否并不重要,关键是要让李渊觉得大隋和王世充已经结盟。李渊相信的可能,足有七成。因为他李渊能和李密结盟,凭什么王世充不能和大隋结盟?
  只要李渊如此觉得,他就难以拉拢王世充,给大隋攻取淅阳郡创造一个条件。淅阳郡一旦拿下,随时可以攻打武关。
  韩世偔已经了离开了南阳,他的目标是率领襄阳的兵马,迅速夺取均阳县,然后逐步蚕食淅阳郡。两日后,锦衣卫的密探得到消息,驻守淅阳郡的唐军有向内乡靠近的趋势,为了配合唐军,杨侑迅速在南阳大张旗鼓进进出出。
  第一日,五千人马清晨出城,傍晚时分回来。第二日、第三日依旧如此,表面上,看不出什么问题,可是,细心的史万宝经过观察,发现每一日出去的隋军回来之后,都会少五百人,甚至,第三日出去的士兵与平常的士兵不同,好像是衙役假扮的。
  如果说李秀宁对杨侑非常了解,那么史万宝也不差,当初他可是连接吃了杨侑的亏,如今势必要小心谨慎了。史万宝明白了,隋军偷天换日,实际上派出了数千士兵偷袭淅阳郡。这个时候,大军应该已经在伏牛山一带了。
  一想通此节,史万宝就大惊,他与唐锴再度商量大事。唐锴也有自己的渠道,两人分析半响,确认了隋军是想要与王世充会合,攻打内乡,进而攻占丹江,夺取淅阳郡。
  此时,淅阳郡的太守是赵慈景,此人是李渊第五女长广公主的丈夫,属于皇亲,李渊历来喜欢重用李氏族人和皇亲,而淅阳郡这种重要的地方自然要用心腹了。
  一日后,信鸽赶到南乡,赵慈景得到消息,心中大吃一惊。在两天前,他就得到了史万宝送来的消息,但那个时候,只是肯定,而此时,却是信誓旦旦了。
  赵慈景有些犹豫,自己的本事有几斤几两,他自然是最清楚不过,如果说一方建设,精通政事、长于农事的他,肯定没有问题。可是打仗,他却没有了底气。
  数个月前,隋军出其不意地占领了襄阳、南阳,那个时候,若不是王长谐力劝他,赵慈景就差点想要逃走。幸好,隋军在占领了南阳盆地之后,就停止了前进的脚步。
  可是,如今隋军调兵遣将,就要杀过来了,让赵慈景有些忧心忡忡,他迅速召集了王长谐,王长谐在历史上留名不多,但不代表他没有能力。
  王长谐听了赵慈景的话之后,拿着书信看了又看,觉得这事情非常棘手。而且在他看来,淅阳郡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如果落入了隋军之手,大唐就要被在关在武关内。
  如果是这样,日后大唐如何争霸中原?尤其是弘农郡已经主动放弃的情况下。
  王长谐闭目思考,他在回忆着南阳公主李秀宁对杨侑的评价,那就是诡计多端,行事不按常理,这一次,他在南阳如此倒腾,似乎有些不对劲啊。
  王长谐想起了李秀宁说的一件事,他有些明白了杨侑的目的。但是,为了说服赵慈景,也为了自己的私心,他决定换用另一种说法。
  “太守,淅阳郡地扼武关和南阳盆地,陛下以重兵守卫,是希望太守能守住淅阳郡,千万不可以放弃啊!”王长谐劝着。如果不战而逃,放弃了淅阳郡,以李渊的脾气,赵慈景或许没有大碍,但是他王长谐必定成为替罪羊。前车之鉴历历在目,王长谐不会去轻易犯险,拿自己的前途去开玩笑。
  “可是,隋军势大,能挡住吗?”赵慈景十分犹豫。
  “太守,淅阳郡有一万多人,只要调配合理,不是那么容易拿下的,再说,还有李大亮作为后盾。卑职建议,将内乡之兵撤退,与丹水之兵会合。同时,将勋乡、安福等县抽调出一半兵力,聚结在南乡,随时支援均阳、丹水。”王长谐说道。
  赵慈景虽然打仗不成,但还是听明白了王长谐的话,这是要收缩兵力,扼守要道,在均阳、丹水阻止隋军。可是,隋军的主攻方向是哪里?南阳在调集兵马,那么襄阳呢?
  赵慈景显得十分犹豫,但是他又不得不承认王长谐守均阳、丹水是最好的办法。守住了均阳,隋军就不能继续前进,若是绕过城池,均阳兵马就有了两种选择,一是攻打襄阳,二是截断隋军粮道。
  而守住了丹水县,一旦战事不利,他可以从丹水乘船撤回武关,其实影响不大。
  “太守,隋军虽然厉害,但根据消息,士兵不多,太守只要坚壁清野,和隋军打消耗战,最终必然能取胜。”王长谐继续劝着。
  赵慈景犹豫了半响,终于下定了决心。
  杨侑在欺骗了史万宝之后,迅速南下襄阳,不过杨侑走的是东线,沿着新野南下,五千骑兵出发引起了史万宝的注意,此时他有些迷糊了,隋军到底是要做什么?
  杨侑南下的目的,是因为他不打算参与淅阳郡之战,来南阳只是考察,襄阳亦然。南阳盆地的战事交给韩世谔就好,虽然他有些冒进,但相信在老将张镇周的帮助下,拿下缺兵少将的淅阳郡应该不是很困难。而且杨侑也有些自信,赵慈景一定看不出自己的诡计,但是他没有想到,赵慈景虽然看不出,他手下的人未必看不出。王长谐的做法,已经是最佳的防御姿态了。
  就在杨侑南下的时候,张镇周已经准备妥当,他率领着七艘战舰,沿着汉水朝着谷城出发,七艘战舰大小不一,最大的两艘是楼船,不过规模肯定要小一些,主要用来运输士兵。因为越往西北,江面越加狭小,不利于大船的航行。
  其余的还有三艘艨艟,两艘赤马舟,他们的职责是消灭均阳的唐军战船。就在在张镇周迅速北上的同时,韩世谔也率领一万大军沿着汉水北上。
  隋军水陆并进,仅仅用了两日,就抵达均阳,韩世谔不给唐军喘息之机,立刻出兵攻打。但由于王长谐事先做出了准备,均阳的唐军补充到了四千人,双方在均阳发生恶战。
  隋军有战船,唐军也有,而且唐军的战舰更多更小,他们充分发挥了机动性,与隋军游击,隋军并没有占到便宜。
  激战两日,双方各自付出了伤亡,由于隋军是攻城,损失较大一些,足有一千人阵亡,而唐军只死伤了三百多人。消息传到杨侑耳中,杨侑觉得有些惊讶。
  他惊讶的是,唐军在均阳竟然集结了四千多人,比常备军多了一千,这意味着赵慈景是要死守。杨侑对赵慈景还算了解,他知道历史上的赵慈景三十多岁就死了,死因是攻打尧君素占据的河东城,被尧君素擒获,十几日后被杀死。
  此人虽然才能不佳,但却是忠臣,当然,那是对李渊的忠诚,而不是大隋。
  在临时书房,杨侑手中拿着韩世谔的军报,在与杜如晦研究着战事。
  “陛下,看来赵慈景没有如预期那般,将主力放在北方啊!”杜如晦说道。
  杨侑自嘲地笑了笑,道:“当初在关中,这一招用惯了,想不到这一次被赵慈景识破了。这是朕的失策。”
  “真作假时假亦真,下一次,他一定会上当。”杨侑又笑了笑,坐在椅子上,杨侑敲打着案几,下一次,自然不会这么简单了,说到底,还是有些小瞧了赵慈景。
  “杜爱卿,淅阳郡在朕看来,应该是十拿九稳,可是却被识破了,你说朕该不该去瞧一瞧呢?”杨侑又问。
  杜如晦抿了一口茶,道:“陛下,如果淅阳郡能在半个月之内拿下,那么就有必要亲临,但如果超过这个时限,臣认为还是赶往汉阳,先做部署。”
  “这一次张善安来攻,却又按兵不动,是得到了宇文化及的好处,只是他也不傻,不肯消耗势力,汉阳那边若是要打起来,也要等宇文化及来到。”杜如晦笑了笑。
  杨侑也明白,宇文化及攻过来,对于杨侑来说,最大的优势便是守,因为隋军不缺粮,而宇文化及没有根据地,肯定缺粮。这也是杨侑为什么要将宇文化及堵在汉阳的原因之一。
  由于是守,水寨和营寨都必须要做好防备设施,毕竟宇文化及的三十多万禁军是百战精兵,不容疏忽。而且,其他地方也要做好部署,这就需要大量的时间,一个月,说起来都还仓促。
  当然,李靖是一代名将,各种准备应该能想得到,但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杨侑也是怕李靖有所疏忽,这一战,可输不得啊!
  “陛下,韩总管想必是立功心切,这才乱了阵脚,臣想,只要再给他几日时间,一定能够攻克均阳。”杜如晦的话说的很委婉。
  杨侑却摆摆手,道:“朕就是担心他太急于急躁。这人嘛,一旦有利益的时候,难免自乱阵脚,古今多少人因为好色,因为贪钱而丧失了理智?韩总管多年不带兵,又立功心切,恐怕有些生疏,朕决定去看一看!”
  杜如晦还想说些什么,看见杨侑脸上带着笑意,他不由也笑了,陛下的意思他已经明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