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秦王领兵

  李建成说完这话的时候,用清澈的目光瞧了一眼父亲李渊,他默默点头,眨了一下眼睛。李建成还小的时候,李渊就一直将他带在身边,两父子有着极深的默契。
  虽然有些不解,但李渊还是没有说话。毕竟,太子是储君,也代表着大唐的脸面,李渊不会在这个时候,去驳太子的脸。而且他知道,一向稳重的太子说出这话,肯定是有了良策。
  李建成此时一边说,一边考虑得差不多了,他笑道:“这一次,凡是受到损失的,我会理一个大家都满意的章程出来,请大家放心。”
  独孤怀恩瘪瘪嘴,他倒要看看李建成到时候耍什么诡计。
  李建成见独孤怀恩不说话,心中稍安,继续说道:“移潼关之兵,驻守柏壁,阻碍定杨军继续南下,对于大唐而言,只要守住了柏壁,定杨军必败!”
  刘文静拱拱手,凝声问道:“太子为何如此肯定?”
  李渊心中冷哼一声,这个刘文静太不像话,他说太子为何如此肯定,不就是在说大唐必败吗?尽管李渊心中想着要放弃并州,但大部分的人都是这样,自己的东西不好,或者说觉得不好,也不希望别人说它不好。李渊虽然是皇帝,但他也是人,也有喜怒哀乐,他的心中对刘文静已经有了杀机!但老奸巨猾的李渊没有表现出来。
  李建成显然没有想到刘文静会如此一问,此时,整个大唐朝廷需要的是信心,而李建成,一番侃侃而谈的语言,就是在给诸位大臣一个信心。
  可是,刘文静竟然如此单刀直入,将李建成噎得很难受,他愣了愣,这才反应过来,咳嗽一声,他笑道:“定杨军必败,这是肯定的。”
  “其一,定杨军一路南下,补给线漫长,兵粮必定不足。”
  “其二,定杨军原本占有的是马邑重镇,兵马只有两三万,而这一次,刘武周率兵南下,只有两万,目前,他们已经占领了太原郡、西河郡、临汾,乃至于上党、离石等地的大部或者小部。”
  “两万的军队不仅要南下攻打河东,还要分兵驻守各郡,消化胜利果实,捉襟见肘啊!”
  说到这里,李建成用目光瞟了一眼李世民,又瞟了一眼刘文静,只见刘文静微微变色,很显然,通军事的刘文静明白太子说的很有道理。
  “其三。”李建成竖起了第三根手指,继续说道:“温大雅已经说服了罗艺。我已经让唐风的人去通知他,到时候,只需要派人四处散播谣言,说幽州军通过太行山北麓的要道攻打马邑,那时候,刘武周因为老巢被攻击,一定会撤兵回去。”
  “其四,我认为并州的重要性比弘农重要许多,并州的良田数量、财富,都是弘农无法比拟的,我认为,并州不能放弃,必须要守住!”李建成说道。
  李建成的话刚刚落下,屋子里就响起了掌声,李渊缓缓鼓掌,太子的话虽然很简洁,但却说的很有力,说到了定杨军的软肋。
  太子的成长让李渊欣慰,这一番论断说出来,让李渊心中暗暗赞赏。老奸巨猾的李渊刚才说放弃太原,不过是观察是众人的态度。可喜的是,群臣都觉得不能放弃并州,群臣的态度,总体来说,让李渊放下心来。
  群臣不是傻子,知道这个时候不能放弃并州。而且,如果放弃了并州,刚刚依附大唐的罗艺肯定会迅速的脱离大唐,转而投入他人的怀抱。很明显,在放弃潼关以东和放弃并州之间,必须要做出一个选择,而只要不是笨蛋,都能分清楚孰轻孰重,该怎么选择。
  整个并州十几个郡,人口超过百万,汾水两岸拥有良田无数,而且河中的两池是产盐区,供应着关中的食盐,如此重要的地理、财富,岂是一个弘农郡能比的?
  李渊暗自笑了,太子的心机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如果只是单纯的提出撤回潼关,肯定有很多人反对,但这时,互相对比,就会发现,弘农郡的利益实在是太小了。
  独孤怀恩显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在河中的两池,他每年能分到五百担食盐。由于历朝历代食盐都是官营,这五百担盐,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白花花的食盐堪比黄金呐!
  略略沉默,独孤怀恩开口,同意了太子的建议。关拢世家的代表都同意了,作为元从系的武士镬、唐俭等人更没有反对的理由。
  一时之间,书房里的群臣都同意了太子的建议。敲定了该不该救河东的大事之后,接下来,就该选定出征的人选。
  刘文静显得迫不及待,他拱拱手,“陛下,臣建议由秦王领兵,击退定杨军!”
  李渊没有说话,在他的内心,是十分不悦的。秦王与大臣走得太近,不是好事,任何帝王都不希望看见这种事情。当年隋文帝在的时候,太子杨勇就非常嚣张,那时候就引起了隋文帝的不满,太子都这样,更何况李世民只是一个秦王?
  李建成咳嗽一声,虽然他十分不解秦王为何对自己报有敌意,但在这个时候,李建成只想着击退强敌。他缓缓目视了刘文静一眼,道:“父皇,儿臣也推荐秦王领兵,只要按照刚才的谋略,同时想办法截断定杨军的粮道,不出两个月,定杨军必败!”
  李建成的话让刘文静愕然,因为他想不通,李建成怎么会推荐秦王带兵?就连李世民也有些惊异地瞧了兄长一眼。
  李渊也微微吃惊,但看见太子清澈的眼神,他明白了,举不避亲,太子心胸坦荡啊!如今大唐是最危急的时刻,一个不好,整个并州就会陷落,那时候,此消彼长之下,定杨军可以通过蒲津关威胁关中,形势更加恶劣。
  独孤怀恩显然也明白,而且,当初他对李渊重用族人不满,是因为他觉得李氏族人掌握了军政,使得各大世家再也没有机会发展。可是,随着裴寂的兵败,独孤怀恩觉得,在如今的情形下,启用李世民是最好的结果。因为一旦兵败,他就会受到更大的损失。
  其实李建成刚才的那番话说出来,让独孤怀恩觉得李建成是最佳的人选,可惜,李建成是太子,不能轻出,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秦王李世民了。
  独孤怀恩表态之后,武士镬、唐俭等人自然也开始表态,其中唐俭、武士镬均表示愿意随同秦王出征,剿灭刘武周。
  李渊沉吟片刻之后,答应了这个要求。刘文静表示愿意随着秦王出征,却被李渊拒绝了。李渊有他的考虑,但是这让刘文静心中十分不满。出兵的事情在众人商议下,终于做出了决定,半个时辰后,群臣纷纷散去,有出征的大臣,回家做着准备,不出征的,也在考虑着李唐的前途。各人有着各人的心思。
  李渊将三个儿子留了下来,他语重心长地告诉三个儿子,这一次,必须要团结一致,才能解除这场危机。李渊在说着话的时候,特别看了楚王李智云一眼。李智云身子一哆嗦,明白父亲是说上次他运粮延迟,从而间接使得李世民战败。
  其实李渊也清楚,李世民的几次失败,有时候还真不怪他,毕竟战场瞬息万变,屈突通又是久经沙场的良将,哪里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再说了,就算是杨侑那个小儿,当初李渊也几次栽在他的手上,所以,李世民的失败,不亏。李渊郁闷的是,秦王的战败使得他没有面子,关拢贵族对皇室也有很大的意见,这样的结果,会使得大唐重用外人,皇族反而势微,兵权可能旁落。
  李渊非常清楚,在乱世里,兵权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不然,大唐就会变成一个昙花一现的王朝,南朝宋齐梁陈的快速更迭,历历在目啊。所以李渊重用族人,是有道理的。
  “世民,这一次你要记住,宋金刚远道而来,必定会急于求战。但是,不管他如何挑衅,你只需要按兵不动。伺机偷袭他的粮道,早晚必胜。”
  李渊慢慢说着,将太子李建成的话几乎重复了一遍,因为他深怕倔强的次子不愿意采纳这个实用有效的策略,脑子一冲动,与宋金刚打起来,所以再三叮嘱。
  李世民眼中带着一丝狂热,他知道,他的机会来了,而他等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他连连点头,表示愿意听从父亲的话,一定完成阻击定杨军的任务。
  李渊有叮嘱了秦王几句,让他先速速带领一万士兵赶赴柏壁,殷开山、刘弘基等人再将败军一万带起柏壁回合。这样唐军就有了两万人,等到潼关以东的士兵撤回,再增兵柏壁。
  李渊之所以这样做,也是没有办法的士兵,因为关中的大军,他最多只能抽调一万,再多一旦杨隋来袭,他就没有足够的兵力防守长安了。
  李世民也表示明白,他又与父亲说了几句之后,匆匆走出了皇宫,事不宜迟,他决定明日就赶柏壁。李渊看着次子远去的背影,他眯起了眼睛,大唐能不能撑过去,就看李世民的了。
  这时,李建成走了上来,轻声在李渊耳边说着什么,李渊登时瞪大了眼睛,他想不到太子竟然在暗中策划此事,如果说成功,那么大唐在击败东杨军之后,就有很大的机会夺取河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