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谙儿,平阳关外战事不吃紧吗?”
  平日里,淳于谙来去匆匆,难得在府上吃一顿饭,今日算是破天荒,文氏见他没走,就关心一句战事。淳于越淳于恭上了战场之后,一直没能回来,文氏想问问双胞胎兄弟的情况,犹豫一下,还是没问出口。
  窗外依然明亮,夏日里天黑的比较晚,晚膳的时候,偏厅里放上冰盆解暑,青璃喝了一杯冰镇的果酒,面色如粉嫩的桃花,她眼含笑意,打发了丫鬟婆子,伺候文氏用膳。
  “小璃啊,过来坐下,咱家不讲究那些规矩。”
  来到北地之后,文氏感觉自己时日无多,就和变了一个人一般,怎么过的舒服怎么来,礼仪规矩彻底被忘在了脑后。在京都,做儿媳的都要先伺候婆婆用膳,帮着夹菜,和丫鬟婆子一样。
  “娘,我就是帮您卷几块烤鸭肉。”
  府上的大厨是文氏特地从京都带来的,会做特色的烤鸭,每一只烤鸭被细细地片成薄片,配上荷叶饼,葱条,黄瓜等,加上甜面酱一起卷着吃,鸭肉肥而不腻,荷叶饼有嚼劲,有面酱的滋味作为辅料,好吃得根本停不下来。
  青璃咽了咽口水,说好府上吃素,结果淳于谙回来了,青璃就跟着借光,不然吃三天素,丝毫没有油水,她只好晚上在空间里开小灶。
  “偶尔吃上一顿也不错。”
  文氏欣慰地点点头,怎么看青璃怎么喜欢,小丫头眼神灵动,手脚麻利,对她是发自内心的亲近,文氏一直想有个闺女,现在青璃的出现弥补她心中那点遗憾。有时候想起来,还觉得当初定下算早了,不然现在,京都不知道有多少人家要和自家抢媳妇呢。
  淳于谙在一旁默不作声,面上没有什么表情,只是眼眸里的星星点点告诉青璃他现在很愉悦,心情不错。
  一顿晚膳用了有小半个时辰,主要是青璃和文氏聊天,淳于谙偶尔点头附和一句,气氛融洽。等到饭毕,文氏撵二人回房。已经成亲就不可太过疏远,现在是培养感情的好时机。
  二人手拉着手,一路沿着鹅卵石铺着的小路缓慢而行,花园里,百花齐放,各种五颜六色的花的香味杂糅在一起,远处的天边,夕阳把天空镀上一层金边,慢慢地,火烧云染红了整个天际。
  “啊,真是舒服。”
  青璃抬起头,双手做了一个向上伸展的姿势,她回过头,对着淳于谙莞尔一笑,“要是一直能这样度日就好了!”
  但愿没有战争,没有疾病,也没有什么糟心事,每天都能抽出时间,坐在院子里与花草为伴,看天边云卷云舒,那该有多么美好。
  花园通往院落有一处拱形的小门,上面有一处石台,石台上摆放了各式各样的盆景,对面不远处的池塘里,荷花开了一片,在这个宁静的黄昏,二人并肩走上一圈,多了一些温馨的韵味。
  青璃拉着淳于谙进入到八角凉亭,青璃喜欢黄昏的景色,时常来凉亭里小坐,石凳上有小垫子,桌子上有茶壶,似乎有下人提前得知二人轨迹,白色瓷壶里面的茶水还热着。
  “最近府上也没有什么新奇事。”
  青璃倒了两杯茶水,二人坐在一处,只要抬起头,就能看到偏西的太阳,青璃随口说了一句,这才反应过来,她补充道,“不过下人里面应该有钉子。”
  那个媳妇打翻御赐之物,这罪责说大就大,绝对是一个空子,也是因为此事,给青璃提了一个醒儿。据说赵知府是倾向于秋后处斩,现在就等着刑部批文。
  “恩。”
  淳于谙点点头,他一颗心都扑在城北大营的士兵身上,因为中毒事件忙的焦头烂额,还不清楚府上发生了大事。
  夫妻二人总是有很多话题,一直闲聊到天色黑下来,淳于谙这才策马离开,临走的时候,青璃送到了大门口,看着他策马离开的身影,久久地站在原地,静静地凝视,一直到他的背影完全融合在夜色中。
  “小姐,咱们还是回去吧,您早点洗漱。”
  于嬷嬷踮着脚尖,在树后探出脑袋,见淳于谙已经走远,这才慢悠悠地走出来,库房是她的管的,前几天发生了这样事,她一直提心吊胆,怕淳于谙找她算账,于嬷嬷自认自己老胳膊老腿的,扔出去哪有命在。
  树上已经挂起来一盏灯笼,正好照亮回去的小路,晚风轻柔的吹着,青璃闭着眼睛,靠感知,一路上回到正院。
  文氏那边体谅他们夫妻二人许久未见,所以让石榴过来传话,让青璃不用过去那边,早早地歇下。平素天黑之后,婆媳二人都会闲聊一会儿,今儿文氏免了她晨昏定省,青璃突然不知道做什么好。
  闲来无事,掏出铺子里的账册核对,心里却想着二姐青蔷一行人已经到了哪里,如果路上不耽搁太久,应该已经回到京都了。大哥上次离开之后,一直没有传信,也不知道事情解决的如何。下月自家的船只第一次出海,青璃觉得有必要去上香,祈祷事情一切顺利。
  “小姐,这些账册奴婢来吧。”
  麦芽管着青璃这边的账册,平日几乎没有什么支出,她学的本事用不到,在一旁抓耳挠腮,不停地搓手。
  “还真有主动揽活儿的。”
  于嬷嬷撇撇嘴,一会儿小姐安寝,抬水可是体力活儿,麦芽这个时候提出整理账本就是明显偷懒,于嬷嬷斜眼,表情有点讽刺。
  “于嬷嬷您放心,一会儿小姐的洗澡水,我还会和麦冬一起抬。”
  麦芽见于嬷嬷说话阴阳怪气地,翻了个白眼。两个人在一起共事了几年,她很了解于嬷嬷的脾气秉性,大事上不计较,小事不让步,有点小心眼儿。
  “你给小姐算账吧。”
  被麦芽当众拆穿,于嬷嬷讪讪地,尴尬地轻轻咳嗽了两下,心里嘀咕,这麦芽没心眼,一直是大大咧咧的,现在跟着小姐时间久了,也学到了察言观色的本领。
  青璃对丫鬟婆子之间一些小争斗充耳不闻,睁一只闭一只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所以有点小摩擦无伤大雅。
  把其中一本账册递给麦芽,青璃随手翻看了一下酿酒作坊的收入,自家还没开展多久,壮阳,美容药酒作为噱头,已经通过王三胖子的嘴忽悠出去,现在有不少老爷夫人交了定金,就等着享用名贵药材浸泡的药酒。
  药酒很贵,一小壶就要百两银子,看着是天价,实际上,若是有那识货的人会发现很公道,因为自家用的都是最好的药材,就算在云家的卿和堂,也未必有如此品相的,算物有所值。
  也没有多久,就到了粮食收获的时候。第一年,老天爷不太给面子,青璃想试行的几个点子都没有成功,北地稻麦将会有大规模的减产,百姓们已经开始着手存粮,他们担心秋收后粮价飞涨。
  尽管赵大人已经提出过,北地粮食不够,可以从其余城池贩运,最多多了点路上的跑腿儿费,价格绝对不会很离谱,但是几次飞涨,百姓们也不是很相信官府的说辞,一部分人着手存粮,一部分有点家底的,还在观望中。
  家里开的粮铺生意一直不错,空间里多余的花生,红豆,绿豆等被换做成了银子。之前陈公子家底,有一部分没用的古董花瓶和极乐山庄做了交易,换士兵们所需求的粮草,军需上,青璃不担心。
  家里的养殖场经过鸡瘟的洗礼,造成不小损失,幸好伤兵们掌握了诀窍,现在管理起来更容易一些。有些受伤不严重的士兵们听说獐子狍子的价格很高,平阳城大户人家的老爷格外推崇,就跑到附近的山头上打猎,他们想要养殖,为了活捉獐子狍子,下了大力气。
  养山里的野味,这是个好想法,青璃非常支持,这说明伤兵们的眼界和思维都在变化中,往好的方向发展。
  中元节一过,青璃明显地发现,北地的气候有了新变化,早晚天气开始转凉,早上给文氏请安的时候,太阳刚刚升起来,院子里的花草还有点点的晨露。
  以前在京都,听说讲究人家的小姐,经常派丫鬟在天蒙蒙亮的时候拿着瓷碗去接清晨的露水,用绿叶上的露水煮茶,有一股清新的青草味,若是用花瓣上的露水,茶中带着淡淡的花香。
  青璃对气味很敏感,她没觉得有什么不同,相反的,那些为了露水劳师动众的小姐们,她都不喜欢,觉得对方是矫情。露水就是甘甜了一点,不过水井里的水也一样,这个时代没有污染,她觉得所有的水都带着淡淡地甜味。
  今天是七月十八,也是青璃约好出关的日子,她陪着文氏用了早膳,饭毕换了一身骑装,带着麦冬一起,一路上策马。清晨,街道上的百姓们不多,马蹄子踏在古朴的青石板路上,发出清脆的响声,两侧的人家,炊烟袅袅,偶尔还能听见谁家的三两声狗叫和小娃的嬉笑声。
  青璃出现,士兵们立刻打开出关的城门,还要叮嘱几句,少夫人长,少夫人短,青璃听着心里熨帖,也会主动和士兵们闲聊几句,问问最近的战事,伙食,以及他们遇见的困难。
  现在军需充足,士兵们不再担忧粮食,顿顿可以吃饱,北地有专门的送温暖小分队,家里不担心缺衣少食,这对他们来说就够了,大家都是感恩的人,青璃做了一件小事,他们就深深地记在心里。
  从大河上穿过,又走了一段路,远远地看到一片片整齐的营帐,士兵们早就发现了青璃的身影,有巡逻的队伍举着手臂,面带喜悦,高声叫道,“少夫人!少夫人来了!”
  “将士们辛苦了!”
  青璃脸上带着柔和的笑意,她眨眨长长的睫毛,一闪身,一个利落的动作从马上翻身下来,对着士兵们招手。
  “咱们不辛苦,少夫人,少将军刚用过了早膳,咱们都帮您看着呢!”
  因为不按时用膳的问题,青璃曾经和淳于谙吵过几次,这件事不知道怎么就传扬到士兵们的耳朵里,众人一致支持青璃,每天都会刻意地关注少将军的饮食起居。
  青璃自己不知道,无意中多了这么多的眼线,到底是谁说出去的?青璃看着远处站着的方侍卫,一脸地怀疑之色。
  “少夫人,您来了,真是早。”
  方侍卫抓抓脑袋,嘿嘿地笑了几声,看起来一脸憨厚。青璃一手摩挲着下巴,总觉得这厮是做贼心虚,不过念在这是件好事上,就不和他计较了。
  城北大营的营帐里,处处和谐,士兵们用过早膳之后,会在帐篷口生火,除去地里的湿气,还能借此机会晾晒衣衫,每个人打理得干净整洁,也有中毒正在调养是士兵们,坐在一旁晒太阳。
  主账内,淳于谙活动了一下僵硬的四肢。自从在青璃那里得到了黑火药的配比之后,他实验制造了几次,他发现一个问题,就算用鞭炮之中的成分,积少成多,也可以造成轰炸。
  不想不知道,思路就被局限,原来还有这样一种打法,那么这一次更要成功,因为己方没有失败的理由。
  耶律楚仁目前伤口没好,听说他又一次伤在屁股上,可想而知有多懊恼,宇文鲲焦头烂额,正忙着和北堂谚留下的人马对峙,两方谁也不让谁。这么好的机会,错过之后还要等多久?
  前两天离开府上的时候,青璃和他做了个约定,这边地道里埋放火药是秘密,绝对不可以让超过五个人知晓,大周军中这些将领,保不准有大秦的探子,两军一向都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
  昨天青璃已经找了个法子,用丝袋装满黑火药,假装粮米,运送到城北大营的驻扎处,余下交给淳于谙处理。
  “已经埋放好了,火药用棺材装着。”
  其实应该用木头箱子,不过时间紧急,为了保持机密性,淳于谙托人买了几口薄棺材,把黑火药放在里面,防止受潮,外面用棉被包裹,涂上一层桐油,又做了一个超长的引线。
  “这些都好,但是点火的人用谁呢?”
  引线虽然长,不过不排除中途出意外的情况,点火的人是个关键,最好会轻功,这样能在短暂时间逃到安全距离之内。淳于谙是军中主帅,不可能做这样的事。
  青璃的意思,是她自告奋勇,这对她来说简单,万一有什么意外,她也能用空间作弊,不至于太难看。
  “不行,你不能去!”
  淳于谙立刻回绝,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青璃使出三寸不烂之舌,好说歹说,淳于谙冷着脸,就是不买账。
  “大嫂,大嫂!听说你来了?”
  门外,淳于越淳于恭两兄弟喊了两嗓子,兄弟俩一前一后走进来,二人乐呵呵的,早上文氏还在问,青璃见兄弟二人的样子,就知道他们在军营中过的不错。
  “叫什么?”
  淳于谙脸色微动,声音冷淡。在军营里,二人不仅仅是他的弟弟,也是一名普通的士兵。
  “少夫人。”
  淳于恭聪明,很快反应过来,满脸堆笑,无视大哥淳于谙散发出来的冷气,小声地嘀咕道,“听着很奇怪的样子。”
  “二弟,三弟,娘早上还念叨着你们呢。”
  青璃同样不理会淳于谙,一大早上就给人冷脸,好像别人欠了他银子一样。
  自家娘子和亲弟弟都不买账,淳于谙脸色更黑,站在一旁如雕塑一般,浑身上下散发着冷气,但是丝毫影响不到说得热闹的三人。
  “我们也想娘啊,就是这边战事吃紧,回不去了,娘还好吗?”
  淳于谙不晓得文氏的病情,三人也不好明目张胆地说,只能用暗语。青璃立刻会意,“娘每日养鱼,在花园走走,天气好就去铺子上转转。”
  青璃和文氏日子悠闲,为了调节文氏的情绪,她总是陪着文氏一起闲逛,婆媳二人去过养殖场,有时候去孙家一同吃饭,热热闹闹的,去看看铺子有什么新鲜玩意,买点平阳城里的特色小吃。
  “大嫂,娘就靠你照顾了。”
  淳于越说顺嘴了,一时没刚过来,兄弟两人一左一右,把淳于谙挤到了一边,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军营里的日子,在城北大军正式的军队,比新兵营要紧张得多,他们每日要训练,要巡逻,不敢丝毫大意,就怕敌方突然攻城。
  提起大秦宇文鲲的歹毒,兄弟俩也感到意难平,一万多的将士性命,虽然他们都是敌军,但是本质上没有什么个人仇怨,战死沙场是英雄,若是被将领坑害,还不明真相白白送命,是不是很冤枉?
  淳于谙又被无意识地挤到床边,见自家娘子和弟弟亲密说笑,他的脸黑得和浓墨一般,方侍卫进来禀告,立刻发现了气氛不对,方侍卫抹了一把汗,心里暗想,能如此无视少主气场的,也只有这么三位,偏偏还凑到了一起。
  “少夫人,您喝茶。”
  方侍卫双手捧着茶,假装到青璃这边献殷勤,挤走身边的淳于越,这个时候,淳于谙抓到机会,立刻上前占据有利地形,对着方侍卫送去一个赞赏的眼神。
  青璃一直在暗中观察,见到此情况差点捂着肚子笑出声,她尽力维持表情自然,实则内心在抽搐,认识这魔头已经有好几年了,平日冷冰冰的,想不到还有如此孩子气的一面。
  很快,另一侧的淳于恭就察觉到了不对,他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使他退后两步,不小心坐上了床边放置的一盆仙人掌。
  “嗷嗷……”
  顿时,一声惨叫传来,淳于恭捂着屁股,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仙人掌是青璃在空间里弄出来的,营帐里简陋,没有一点绿色植物,她为了装饰,开始放了几盆花,淳于谙这边浇水不固定,不是因为水多被淹死,就是旱死,最后她选择了比较耐旱的仙人掌,告诉方侍卫,想起来浇水,想不起就算了,这也是能存活至今的原因。
  “三弟!”
  淳于越明白过来,抖了两下,对方侍卫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若不是刚才他上前几步,现在坐在的仙人掌上的倒霉蛋就应该是他才对。
  “好了,赶紧去帐篷里,把屁股里面的刺挑出来吧。”
  就这样,淳于越扶着淳于恭,兄弟二人一步三回头,一脸怨气地离开了主帐,自家大哥真过分,他们不过是想和大嫂聊天,就这样也不行。
  兄弟二人走之后,青璃假装什么都不知道,又提起刚才二人的话题,“你说引线谁点燃比较好?军中有合适的人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