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五章大扩军

  高薪水吸引了很多有能力的人竞相加入赵无忌的军队,这使得赵无忌手下士卒的素质和能力,刚开始便要比普通的大明官军高上几个层次,在日后的饮食中,由于赵无忌注意给士卒们补充肉食,这使得士卒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飞速的提高。
  由于赵无忌和察哈尔部的特殊关系,所以黑旗军在购买马匹时可以省掉很大一笔费用,但战马的饲料也是一个巨大的开支,五千骑兵,按一骑双马算,一万匹战马,一个月吃掉的饲料数量也是相当惊人的。
  有人说了,战马的饲料还不简单,野草到处都是,马儿吃的不就是草么?
  其实不然,马儿吃的确实是草,但马也有分类,拉车用的马给它们随意吃点草就行,但战马的饲料可是相当讲究,光吃草是绝对不行的。
  从战斗力来讲,依仗强大的机动力,一名骑兵的战力大约等于十几个步兵,而骑兵的威力,很大程度上由骑兵骑乘的战马所决定,战马速度越快,耐久力越强,骑兵的战斗力也就越强。
  想要马儿活下去,只喂食干草也不是不行,但是想要战马速度快,身体强壮而又耐力强,就必须给它喂食精饲料,精饲料由食盐,糙米,谷物,豆饼加上干草所组成。
  在当时的环境下,甚至还有人给战马喂鸡蛋,鸡蛋这种东西在这个年代的大明,很多人穷的可能一辈子都没吃过鸡蛋,但战马却可以拿它当食物。
  而马这种动物,它的消化功能非常差,吃下去的食物,消化率连百分之四十都达不到,有句老话,叫马粪外面光,里面一包糠,用来形容那些外表华而不实的人和事,意思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差不多。
  这句话其实也从侧面证明了马的消化功能差,外面光,里面糠,说的是马粪外面光滑,被消化的比较好,里面则全是马没能消化的草渣,这些草渣,就属于那些没有被战马消化系统所吸收的饲料,全部都被白白浪费掉了。
  如此之低的消化率,使得马匹每天至少要吃掉二十五斤以上的饲料,才能满足作战时能量的消耗,所以战马不但吃的饲料要好,吃的饲料也得多。
  按照大明官方的饲养标准,每匹战马,每年要消耗将近十石大豆,以及二百多捆草料,而一个普通老百姓,一年也不过才能吃掉三石粮食,这么算下来,大豆,食盐,糙米,谷物,豆饼加上草料,一个战马吃掉的饲料,相当于一个普通士卒的十倍。
  此外战马也需要专人养殖和伺候,比如说草料要铡成一节节的便于战马消化吸收,此外草的老根不要,发霉的草和毒草也要挑出来,总而言之,战马的威力很大,但养殖的成本也非常高。
  除了战马之外,枪骑兵本身也要多吃肉类以增强体力和营养,平时还要尽可能的多练枪法,训练过程中消耗掉的火药和弹丸也是一笔很大的开销,总之这枪骑兵,就是一个非常烧钱的兵种。
  所以夏允彝才会说,赵无忌要养这五千枪骑兵,每月至少要花掉四万两银子,而这还仅仅是枪骑兵一支兵种的开销。
  赵无忌瞥了夏允彝一眼,咬了咬牙,“无妨,枪骑兵在战场上威力很大,拥有这样的一支兵马,对本官来说很重要,便是花费再多的银钱,也是值得的,更何况,如今飞马岭的各个工坊均已陆续建成,作为通商口岸,钦州港也会越来越繁华,区区四万两银子,不算什么。”
  “国宝,如今已是十月,以半年为期,本官希望你能尽快把这支骑兵练出来。”
  陈国宝顿时便面露难色,“大人,骑兵的成军时间最长,至少也要一到两年,半年时间,未免有些太紧了。”
  “哦,时间太紧的话,那只能有所取舍地训练,国宝,这批枪骑兵,训练的重点乃是火枪射击,然后才是驭马之术,至于近战厮杀可以放到最后练,先把他们的火枪射击能力给练上去,这支枪骑兵的主将,由宁宇担任。”赵无忌吩咐说道。
  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钦州这个地方,位于南方,温度一直比较高,冬天也不怎么冷,所以即便是在冬天,赵无忌手下的士卒依旧可以照常训练,这一点是在西北和山东时所做不到的。
  “建立五千人的枪骑兵,还剩九千士卒,再分给白杆兵两千,使他们人数凑成四千,其中三千白杆兵,一千火枪手,主将由秦翼明担任,副将马万年。”
  秦翼明马万年对视一眼,均是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欣喜之意,于是急忙上前抱拳领命。
  此番白杆兵不但扩军一倍,并且新近加入了一千火枪手,白杆兵近战,火枪手远攻,二者合二为一,无论近战远攻均可如鱼得水,可谓是相得益彰。
  “余下的七千兵马,练成两千水师,两千陌刀手,三千火枪兵,陌刀手交由韩勇统率,火枪兵国宝你亲自统带,至于水师,”赵无忌不动声色地瞥了袁时中一眼,“水师两千,袁时中你三人统率一千,另一千给文秀留着。”
  这样成军之后,不算那两千朝鲜兵,赵无忌手头将有两万名士卒,其中白杆兵四千,陌刀兵三千,火枪兵四千,水师两千,两千重骑兵,五千枪骑兵。
  此外炮兵对技术要求比较高,训练难度也比较大,原有的炮营在山东之战中损失不小,赵无忌打算在老炮营的基础上,再度募兵,将其扩军到三千人,由韩林统率,赵无忌自己和唐维,归庄等人也会在炮营兼任教官。
  如此一番操作下来,这批兵马练成之后,最终将会使赵无忌手下的兵马数量,首次突破两万,达到两万三千人。
  再有三年,便是历史大变动的日子,赵无忌自然是要提前做好准备,至于崇祯是否因此而猜忌他,赵无忌已经顾不得了,所谓虱子多了不咬,无论扩不扩军,崇祯对赵无忌的猜忌都不会改变,更何况随着大明局势的不断恶化,崇祯如今自己还在焦头烂额,是否还有精力顾及赵无忌,犹未可知。
  就在此时,听到赵无忌相召的唐维也已从飞马岭工坊匆匆赶到这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