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八章 封禅泰山,四议封禅!

  封禅。
  满朝文武都非常清楚,这是李二陛下经念不忘的夙愿!
  谁都知晓,当今圣上是一位追慕秦皇汉武的盛世雄主,自贞观五年,陛下就想要登临泰山,若秦皇汉武故事,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
  可因为征伐北疆的巨额用度使国库空虚以及江南、江北数州大水洪灾,而且当时朝中过多的重臣劝谏反对,李二陛下不得以停罢了自己泰山封禅的夙愿。
  贞观六年,年谷屡登,这一次群臣想要封禅泰山了,上书请封泰山,可是李二陛下却拒绝了。
  并不是李二陛下不想封禅泰山,而是因为李二陛下意识到了自己的功绩不够,自己所创下来的功绩远不能和秦皇汉武相提并论。
  李二陛下义正辞严地拒绝了群臣封禅泰山的奏疏,并将下一步的军国征伐目标定往了高句丽,以期待降伏隋炀帝三征未下的高句丽,收复这片汉家故地来拔高自己的功业!
  在将目标定向高句丽的同时,李二陛下也在暗中进行着他封禅的准备工作。
  他向精通两汉礼仪的大儒散骑常侍颜师古询问两汉封山仪注,还派遣中书侍郎杜正伦,行往泰山上寻七十二帝坛迹。
  于是,当李二陛下平定高句丽之后,就满心欢喜地想要前往泰山封禅,为了不让群臣反对,特选择了从海上返回中原,以瞒天过海之计,驾临泰山。
  李二陛下成功驾临了泰山,虽然也有魏征等一干不识趣的大臣劝谏了李二陛下。
  可当时大军大胜凯旋而归,封禅天下,不仅是君心所想,更是军心所向,李二陛下第一次真正成功战胜了文武百官,能够登上泰山封禅。
  可惜,天意不遂人愿。
  没有被朝臣所阻挡的封禅,却被吐谷浑的突然袭击给破坏了!
  李二陛下气呼呼地轻骑折返长安城,泰山封禅,无奈流产了。
  这一晃,又是三年有余了。
  事不过三,可这已经是李二陛下当朝第四次关于封禅的奏疏了,从陛下的圣心来看,满朝文武谁都知晓李二陛下对封禅是迫切希望的。
  当然武将们对李二陛下举行封禅,是没有什么话说的,这般青史留名的大好事,除了赞成,当然还是赞成。
  文官们当然也知道这是青史留名的大好事,可是他们比武将们想得更多,因为封禅这般的国家大典的开支用度,是一比巨大的开销。
  可是,文官们这次没有人出来反对李二陛下,所谓的御史、谏臣没有,就连当朝第一大喷子的魏征也没有站出来反对。
  因为摆在他们面前的教训,已经够多的了,此前的分封事件,包括萧瑀在内多少人成为了李二陛下刀下的朝堂悲剧人物。
  陛下需要的是,只有一个声音的朝堂,是绝对忠诚于他的朝堂!
  此时此刻,站出来反对李二陛下,面临在他们面前的,只能是和之前那批被李二陛下处理的人一样的下场,要么免官、要么降职。
  但凡是稍微有一点朝堂头脑的官员,都不会在这个时候和李二陛下顶牛对着干。
  终于,贞观朝堂上,第一次全员表态支持,通过了关于《贞观十一年泰山封禅的重大决议》。
  在朝议上,李二陛下雄姿英发地昭告天下,他降于泰山封禅,并下诏公卿博士商定封禅的礼仪。
  鼓励文武百官积极主动,踊跃发言,为圆满成功地举办大唐第一届泰山封禅大典,群计群策,光荣地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于是国番监司业兼国子博士刘伯庄、睦州刺史徐令言等纷纷踊跃参与,上表自己对封禅礼仪的了解。
  毕竟,封禅这可是多少年也难得一遇的盛举、壮举。
  就算不能亲身陪同陛下驾临泰山封禅,能够在封禅盛典的事前准备活动中,崭露头角,也可以展露自己的才能和赢得陛下的好感。
  可是因为想要出名的人太多,为了体现自己的能力,上书的官员们相互质疑对方的礼仪,提出不同的见解,还批判《贞观律》中封禅仪注简略不全。
  虽然对群臣踊跃为封禅建言献策而高兴,可这人一多、嘴一杂,李二陛下也是被吵得一个头两个大。
  于是,在幸福中痛苦的李二陛下下令秘书少监颜师古、谏议大夫朱子奢等与四方名儒博物之士,作为正统,共同参议这些封禅表奏的正错得失。
  可惜,文无第一。
  而且,更因为这是本朝第一届封禅盛典,议论者都疯狂了,在颜师古、朱子奢等人参与之后,在议者更是多达数十家,更相驳难,纷纭不决。
  原本就乱成一团的封禅礼仪,现在就更是乱成了一锅粥。
  被这些儒生们吵得晕头转向、心情无比烦闷的李二陛下,干脆撂挑子跑了,在程处弼所率领的羽林卫护卫下,先行逃离了长安城,去往了洛阳城。
  在前往洛阳城的路上,李二陛下派人给长安城送了一封诏书:
  诏书中告诉群臣放心他的安全,他并没有什么别的原因而提前离开长安城,也不是因为他太想封禅了,而想提前驾往泰山。
  而是因为他李二陛下已经许久没有下基层了,没有关心民生,体恤百姓的疾苦了,他提前出来,是为了造访百姓的。
  对此,陪同李二陛下一起在离宫显仁宫用膳的程处弼,一脸尴尬地看着对面按着筷子不好下口一脸嫌弃当地郡县官员供奉上来的食物不好的李二陛下。
  诏书中还有对长安城的一系列人事安排:惯例让太子李承乾监国,由尚书左仆射房宰相等一众宰相辅佐太子处理朝务。
  当然,但有不决之事,可命人八百里加急上报给他李二陛下。
  至于封禅大典的准备工作,李二陛下光荣地赋予了尚书左仆射房宰相、特进侍中魏征、侍中杨师道三位宰相。
  接到圣旨的那一刻,房宰相、魏征、杨师道三位大佬,头皮发麻地相视,并不约而同难受地看着那些唾沫横飞、争得面红耳赤的名儒......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