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汉末的十里相当于后世的五公里,在燕军各主力军的日常操练之中,十里越野乃是极为重要的科目,而且这样的越野必须是全速并背负全套作战装备,对于士卒的体力和耐力包括意志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再被刘毅经过实践写入燕军操演纲要之后,此法得到了众将的一致热认可。在暗影之中亦有着同样的训练项目设置,难度却无疑更大,负重的增强只是其中一种常规手法,毒王配置的麻药让你一个时辰之内四肢之一失去知觉再进行越野才是最为艰苦的考验,刘云就是要造出种种困难的极限来磨砺这帮精锐,亦要在此中获得更多的经验。
  到了此时刘毅刻意的控制了自己的速度没有再行增加,自己的遭遇是难以复制的,不可能指望人人都能拥有与他一般可称变态的体力,暗一能够做到这种水准便足见刘云在训练暗影之中的成绩了!按照他呼吸的稳定程度来分析,保持这种速度的话暗一至少还能坚持十余里山路,刘毅今日对他只不过是一种试探,当要适可而止。
  如果说朗生经过这番试探对暗一的素质更为欣赏的话,那么后者心中对于燕王的钦佩亦是成倍增加,天下无人不知刘毅乃是位列风云将谱第一长达七年的无敌虎将,暗一也从来不认为自己在武艺上能与燕王有比较的可能。可对于自己的体能、耐力包括杀人的手段他都是极为自信的,在暗影的训练营中那些残酷训练的记录都是被他所保持,刘云就曾经说过,倘若把他和暗一同时观入黑屋,出来的一定是暗一!阵上交锋不提,但比杀人那些猛将也未必就能胜得过他!
  在天耳之中刘云是从未以这样的言语去评价一个人的,包括紫钺乌戈等人在内,但如今他却将此给了暗一,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肯定!管亥听到这种说法之后第一个表示了赞同,这小子的狠劲是与生俱来的,生死搏杀无所不用其极这与战阵交锋之间还有着很大的区别,真的仅以杀死对方为目的而不限任何手段他还真的没有把握能胜过暗一,子平的武艺虽然不及徐晃张合等顶尖战将,但说其身手一流无人会予以质疑,刘云之言加上管亥之语,便可见暗一的实力。
  可今日在这连山之中,暗一引以为傲的体能与耐力在燕王面前竟似乎不值一提,如此高速的长途奔走,又是在崎岖难行的山道之间,他根本就看不出燕王行进的动作有任何的迟缓,呼吸更是没有半点异常,感觉上他可以将这样强度的奔跑一直继续下去,更可怕的是如此的强度刘毅似乎还未尽全力,风云第一战将的实力果然深不可测。
  暗一并不知道刘毅前来今世之后的那段山林经历,只是隐隐约约听到过一些传言说是燕王是从别处回返上党刘家的,真正清楚朗生这段生活的唯有玉儿一人,就连蔡琰甄宓等女都不是那般详细,而她们更不会去将此与外人诉说!来到今世刘毅自己在山林之中生存了一年,可他的身体却是从小就在此长大,十余年下来这就是他的家,在此处他也是真正的王,带给暗一如此巨大的震撼并不为过。
  当然今日燕王给暗一的惊讶远不止与此,便连终日不便的神情也有那么一会被讶异所取代,上树攀岩在暗影的训练之中乃是家常便饭,暗一更是具备着极高的水准,可与眼前的刘毅一比立刻就显得相形见拙,其身手之敏捷灵活,运力借力之精准都令人叹为观止,不亲眼目睹暗一很难相信会有这般景象,且他亦是第一次在燕王面上见到那种极为纯粹的欢乐之情,显然在此处大王已然抛下了身上的重担。
  其后又是一声高亢的狼啸隐隐传来,刘毅兴之所至高声相和,雄浑有力的啸声不断在山林之中回荡不歇,自此一夜之间连山之中再听不见任何一声狼嚎,动物的感觉是极为敏锐的,那只发出啸声的狼王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同类”不是它可以抗衡的,而第二日清晨村民们亦是奔走相告,连山之中又来了一只狼王,可要仔细照顾好家中豢养的牲口,刘毅得到此信颇有点哭笑不得的感觉!
  第九百三十五章 湘江楼船
  大汉建安二年一月十三,孙策周瑜率军攻下苍梧,结束了士家对交州长达十余年的占据,小霸王携大胜之威下手毫不容情,将士家父子满门一百余口尽皆诛杀!以如今的天下之势已经容不得他再用什么怀柔手法来尽收交州民心,那样必定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孙策要的是交州的人力物力及各种战争资源来支持他的大业,目前北方激战正酣,两大雄主杀的难分难解,他必须要以最快的时间将整个交州纳入他的统治之下,强权却也不乏乃是此时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段。
  此番大胜,孙策已然拿下了除南海之外的交州六郡,士家父子一死虽还有一些残存的余孽却已是不足为患,如此大胜当然值得庆祝,可显然小霸王与周郎并没有这样的心情,苍梧劳军只进行了一日,孙策便令大将凌操统领三万士卒扫平境内残存力量自己则率领众将连夜乘船回返长沙而去,交州入手他又有了一块稳定的战略根基,这个稳定是需要时间的,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此时的中原战局!
  湘江之上快速行驶着一列气势雄壮的船队,从那白虎旗号之上就能看出他们属于江东水军,旁人或许不能从这些船只及船队的规模上判断出其实力的深浅,可若是飞虎军统领甘宁在此定会一目了然,经过扬州大战中的江心一战,到如今小霸王麾下的这支水军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行驶最前船头插着“孙”字大旗的那艘楼船从船体规模上看已然不逊于当时飞虎军的主力战舰“海龙”,且滚轮这个先进的设备也被运用在其中,刘毅大力发展飞虎军提升的还不只是燕军的战力,目前的江东水军包括扬州水军在整体实力上都有不小的攀升!
  船头摆着一张酒桌,三人围此而坐,大胜而归江风徐来可容易便可开阔胸怀,虽则此时才是正月,北方依旧处在寒冷之中可在这南国一地,春色已然极为浓烈!居中之人一袭青衫,狮口方鼻身躯雄壮,正是征南将军孙策孙伯符,其右手边便是此次随军的鲁肃鲁子敬,而左手边那人目似朗星、牙排碎玉,一身儒衫随风飘动越发将他衬托的姿容风流,俊朗无匹,这般人物除了江东周郎之外还有何人?
  无论长相气质,周瑜都是完美的无懈可击,可能唯一的遗憾就是其鬓角泛起的微微百斑,面庞略显清瘦了一些!孙策能有今日之胜,江东水军在大败之后发展到眼下的规模,周公瑾在此中可谓殚精竭虑,也不知投入了多少的精力与心血,使得如今不过二十八岁的他已然早生华发,文武兼资,军政双优,这两年周郎身上之担沉重之极!
  “公瑾,此间风大,还是先将外袍披上。”孙策与周瑜乃是结义兄弟,二人之间感情极笃,看着风采无双的周郎两鬓斑白纵使英雄如小霸王也不禁在心头升起一股怜惜之意,他怎能不知这些白发是从何而来?可当今南方三雄之中以孙家实力最弱,地盘亦是最小,两兄弟同甘共苦从未放弃过心中的雄心壮志,孙策又岂不是竭尽全力?
  “伯符兄勿忧,弟之体魄虽不能与兄长相比却也绝非弱不禁风之人,如今我军成功拿下交州六郡,实是可喜可贺,弟敬兄长一杯,子敬,来,你我共饮用!”周瑜微微一笑,说不出的潇洒飘逸,举起酒樽便对孙策鲁肃二人言道,在兄长面前他倒是没有太多的顾虑。
  “好!子敬,共饮之。”孙策亦是举酒言道,鲁肃是周瑜引荐给自己的干才,此番征伐交州此人出谋划策之间亦是展现出了深远的见识与精深的谋略,前番扬州之失主要还在自己的失误,轻视了刘备为得此地而立下的决心,此时再论这些已然无异,自己当要更为奋发图强才是,如今在这船头只有三人在座便足见孙策对鲁子敬的看重。
  “主公、公瑾,如今交州之事差可言已然了却,我军之战线当然迅疾转回北线,曹孟德兵进汉中,刘郎生进军青州,此二者实力皆在我方之上,尤其燕地刘毅经两年隐忍养精蓄锐,已然隐为天下之冠,随着前番荆南之会扬州刘备亦可能会加入中原战场,可以此人之眼光加之诸葛孔明之谋怕也只会待时而动,以肃观之曹军突袭汉中虽不失为眼下唯一上策,曹操又是极善领军之辈,但想要在此战之中击败刘毅却未免太过勉强了……”鲁肃文武双全如今正是风华正茂之时,时逢乱世谁又不想一展才华?当下饮罢樽中酒后便正色言道,今日三人再次小酌是假,分析商讨中原与汉中二处战局是真。他很是爽快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还是看好燕王刘毅,须知在三人之中子敬是最为了解燕地的实情的,以他的眼光对燕地及燕军的实力都有很深的认识。
  “伯符兄,弟之见解与子敬相同,这刘郎生不愧雄主之名,战场之上百战不殆,麾下之中人尽其用,且治政之间更是每有奇思妙想,闻听子敬当日之言,燕地的兴旺绝非余处可比,他能坐视曹操攻占荆州益州始终隐忍按兵不动这份耐心让人心折,如今养精蓄锐已定,又是兵甲充足,此番大举而出恐怕非是一条奇计便可化解!”周瑜闻言微微颔首便对孙策言道,他与鲁肃之间对此亦有过深入的探讨。
  “当日随先父参与义举,刘毅还曾救过我父子性命,虎牢关下与温候一战更令天下武人共仰,假若仅仅如此倒还罢了,偏生此人又具雄才,破公孙瓒、擒公孙度威震北疆异族,身边又有大才辅佐让其奉迎天子挟之以令诸侯,如今更是声威无两。不过似此等豪杰之士与之对阵沙场亦不负我平生之志,公瑾子敬之言皆是正理,但倘若此战再被刘毅击败曹孟德,怕是我三家联手也断非其敌,如今交州之事已了,我军又该如何自处之?”孙策出言之时面上带着缅怀的神色,当年若非刘毅飞骑来援,他父子怕是早已身首异处,如今与之为敌小霸王不会受这些掣肘,但言中提起燕王还是带有不少的敬意!说道最后眉头越发的紧缩起来,二人见解亦与自己相同,却如何行事才可应之?
  “青州一战于禁大军最重安返兖州,燕军虽得实地却未必能遂刘毅心愿,此一战燕军的实力依然展现无疑,不负天下强军之称,即使以曹军的善战怕也要稍逊一筹,能够成功脱出亦要归功于北地的那场大雪!以刘毅向来的用兵绝不会让机会流走两次,接下来的兖州之战燕军安排当必更为周详,曹军诸将固然有能亦不乏智谋之士辅佐,可兵力优劣却难以弥补!瑜详观战报,度之战局胜败不言而喻,至于大胜还是惨胜、疾胜疑惑缓胜还要看双方的筹谋,而其关键之处就在燕军骑兵能否将曹军虎豹骑一举歼之,若能便是大胜之局不可逆转,若不能加上刘玄德之助力,按燕军一心求稳之意战局便还有转机!”周瑜闻言沉吟片刻又在言道,身在交州可他大部的精力却在中原。
  出于消息传递的速度,此时三人尚不知徐公明龙骧军兵出徐州之举,以周瑜的眼光当能看出刘毅与此战之中的一些心理,假使曹军可以将战局有着一定程度的扭转必是在燕军这个稳字之上做足功夫,而以刘毅本身及其麾下之能,恐怕兖州亦难有相抗之力,只不过是曹军能够消耗对方多少的实力或在别处是否能取得补偿罢了,倘若此时让他知晓庞统之谋怕其看法还会有所改变!当然身为三军之帅,周郎对兖州实际战局的分析是极为精到的,出言就是最大的要害所在。
  “然也,北地地形平坦极利骑兵纵横,而此处正是燕军最强所在,近二十万铁骑又在刘毅这般帅才手中,谁也难以与之正面相抗,曹军虎豹骑在兖州虽然窘迫但还是一盘活棋,而一旦被燕军将之围歼,少了后顾之忧的刘毅确实可以为所欲为!出自本心,肃却愿那夏侯妙才与曹子和等辈可有出奇战术!”鲁肃点头称是,提起燕地的骑军,三人面上都是一派凝重之色,他们是深知此时一支强大的铁骑代表着什么,眼下还是曹军在承担着最大的压力,可今后了,他们总要去直面这一支足可横扫天下的劲旅,希望曹军有所作为亦是理所当然。
  “此事策心中亦是深知,当年数千骑军在刘毅手中便可与董贼万余西凉铁骑相抗,如今其战力可想而知,终不可将战局完全寄望在曹军奇计之上,我方拿下交州并未折损太多兵力,加之水军在手足有一战之力,是否应当对中原战事加以支援?所谓唇亡齿寒,一旦曹军被燕军击垮与我而言绝非有利!”孙策对此深以为然,他可是亲眼目睹过刘毅指挥骑军的,那时起手下不过数千,如今却是二十万,便是这个简单的数字对他而言便是一种巨大的压力!倘若真如周瑜之言曹军在兖州惨败以燕军之势怕还是难以善罢甘休,最终自己还是要面对,与其被动防御,倒不如此时主动出击!
  第九百三十六章 欲加之罪
  (感谢“滚动的大山”兄投出的宝贵月票。)
  其实若要深论起来,孙策与刘毅之间还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同样身处风云将谱之上武勇过人,同样在身边汇聚一干英才为其大业出力,亦是同样有着生死与共的结义兄弟。只不过似乎在每一处之上刘毅都要胜过小霸王不少,尤其是作为雄主的心胸气度,沉稳坚韧,孙策的才干更倾向于决战沙场的军中之帅,而刘毅在各处都是显得极为平衡,这可能也是如今二人之间声望地位实力有着巨大差距的原因之一,当然朗生还有着一个优势是无人可以企及的,那便是穿越!
  孙策之言问出,周瑜与鲁肃二人相视一眼,便已了然对方心意,经过这多年以来的战事与挫折,孙伯符无疑已经成熟了许多,便是放在汉末诸侯之中亦是佼佼之辈,可眼前他的对手却是太过强大,刘毅、曹操、刘备哪个不是难得一见的雄主之才?相比他们而言,更为年青的孙策至少在临大局的沉着之上还要差了不少的火候。越是形势复杂压力如山就越要沉稳冷静坚韧不拔,此处小霸王仍然需要历练。
  “兄长之言是也,倘若燕军对曹军得以大胜,与我而言便确是唇亡齿寒之局,但此时刘毅虽有厚势但言及胜败还为时过早,兖州经曹操经营多年,国险而民附,想要在此地将虎豹骑这等精锐击破便以燕军骑军之力当也要大费周折,加之汉中之处与中原战局恰好相反,张子才虽是燕军之中难得的帅才但其对手却是亲领大军的曹操,此处又是燕军新得之所,假使曹孟德可以拿下汉中,即或兖州经历大战而失亦非无有所补,而燕军的锋芒在此局面之下免不了还要被曹军所牵制,我军借此时机还能进一步增强战力,更要积蓄国力!”方才周瑜鲁肃二人对形势的分析与刘毅所用的策略亦是一般,未言胜、先言败,可此言却似乎又给孙策增添了很大的压力,故周瑜便话锋一转。
  主帅的沉稳对三军之气与民众之志都是极为关键的引导,谁都可以在强敌面前表现出恐惶之心唯独主帅不成,的确他所承担的压力是最为巨大的,但这也是不可逃避必须要去加以面对,此时就需要自身做出调节,正如刘毅在连山之中的所为一般,只不过方法各有不同罢了。当然这种压力的分散也能来自下属的开解,周瑜之言却也并非一味转变,战局的实际的确如此,汉中之处对刘毅而言乃战略要地,不到万不得已是绝不会放弃的,而无论胜败双方都必有一场血战,孙策如今缺的就是发展自身实力的时间,曹军就是他最好的挡箭牌。
  “呵呵,主公也无需太过忧虑,唇亡齿寒并非对我一家而言,恐怕此时那扬州刘备要比主公更为心焦,前番我三家议定由刘曹二处出兵,如今我方该出手的物资已然尽数与之,那南海郡又让刘玄德拿在手中,兖州战局崩塌,刘毅兵锋所指还在荆襄与扬州之间,既然扬州此时还能稳坐按兵不动,主公又何必太过心急?当要做足准备静观其变才是。”鲁肃微微一笑,接着周瑜之言说道,刘玄德兵屯庐江已然有出兵之势,他还在观望想要等待最佳的出兵时机,唇亡齿寒固然不妥,可引火烧身也未必就对他有利,侧当燕军兵锋的扬州既然还能保持沉稳,身在南方的孙策就更不用太过心急,当然有备无患,必要的准备当要做足,而就眼下形势论,他们能做的也便仅此而已。
  “哈哈哈哈,公瑾子敬原不用这般客气,策的确是心急了,刘备尚且不慌,我军原不必如此急切,我倒要看看这刘玄德究竟有多大的耐性!”孙策听了二人之言稍加思索便知其心意,他的性格从不文过饰非,有错就认极为爽直,当下扬天一阵大笑朗声出言,其中不乏自嘲之意,当然在提到刘备之时他的语音之中还带着一丝寒意,虽是出于无奈必要与其合作同抗强燕,但扬州之失岂能不是小霸王心中之痛,仅以恨意而言他对刘备的那份怨气还要远在燕王刘毅之上。
  周瑜鲁肃皆乃眼光深远之人,二人的共同的判断自然更为准确,如今身在最南前有曹操为阻挡的孙策面对燕军的强大都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比之还要接近燕地更与之直接接壤的扬州又会如何?
  不得不说论起沉稳隐忍之处刘玄德却是要胜过孙策不少,闻听伏后颁旨直斥自己所为并知晓燕军主力徐晃的龙骧军已然对徐州发动攻击在他的面上并看不出任何慌乱之意,却似乎对这个变化早就在意料之中,这个表现倒是使得因此而有些惶然的一种麾下之心得到了安抚,可在平静的表面之下他心中也是一片翻江倒海,燕地的繁荣,燕军的强大能让孙策感受到极大的威胁,对他而言这份威胁还要更深。
  自从拿下扬州之后,羽翼渐丰的刘备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发展自己的实力,燕地的景象让他在此处的紧迫感更是尤为强烈,当然扬州的进展让他有了不少的资本,但与刘毅相比差距仍旧极大,若非还有更为强大的曹操势力存在,恐怕在他与孙策之间,刘毅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扬州,似乎自从朗生起兵以来就一直有着先打强敌的习惯,当年的李榷郭汜如是,而后的袁本初亦如是,自然还包括匈奴在内!
  在不遗余力的发展自身实力的同时,刘备也没有放弃对刘毅底线的试探,与建业之处的长江沿岸设立烽火台,他的用意是极为明显的,防备的正是飞虎军这样一支强大而又颇为新颖的水军,江心洲一战甘宁麾下的威风不光是向孙策周瑜展示的,刘备口中不言心中对之极为忌惮,长江是他对付刘毅的很大一处屏障,而一日不能降低飞虎军的威胁这个屏障的威力便会减弱很多,他必须提前做出应对。
  刘备的试探是有着一定限度的,一点一点的向前循序渐进,他可以根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出刘毅的大敌还在兖州曹操,为了燕地的两年方略他甚至可以隐忍曹军拿下荆州就当不会对自己的试探有什么过激的举动,果然对他设立烽火台之举燕地没有任何的反应,紧接着他便又开始迁徐南三郡之民而往扬州,这在程度上更深了一步,却也是刘玄德不得不为之举,此时不迁等燕军动手他便再无机会。
  当年刘毅之所以愿意和刘备共分徐州除了要控制自己领地太过扩大而产生的精力分散亦不无借此限制扬州刘备之心,无论其在徐南三郡投入多少的人力物力,实力上的差距和地形上的劣势都决定了扬州军是难以在此处与燕军抗衡的。不过此处朗生倒也低估了刘备的决绝,早在当日破釜沉舟要与孙策力争江东之时刘皇叔就做好了放弃此地的打算,另一个时空之中杨修对汉中的形容放在此处更为合适,而刘备的决心显然比之曹操还要更为坚定,想要以此对其加以牵制或是将其心意吸引在此间,刘毅的这个谋划可称是白费心机了。
  徐南三郡民众的迁移有着一个由少到多的过程,虽然对于自己的判断很有信心,麾下一众智谋之士对他的这个决断也极为支持,但刘备还是不敢为之太甚,有时候刘毅的行为亦不能以常理度之!奔狼一战还可解释为汉军战力的强悍与麾下大才的奇谋妙策,但当年的支援北海徐州之举就显得颇为冒失了,若不是当时的袁绍信心不够坚定张虎郭嘉等人又是巧计迭出,刘毅能不能安返幽州都是问题!其时他敢于冒险,现在虽然性情越发沉稳但刘备显然不愿太过刺激与他,否则刘郎生就是不按常理出牌他又能如何,最终还是便宜了曹操。
  只不过刘备当时并没有想到他的移民之举会成为刘毅对付他的最佳借口,此处倒也不能太古苛责玄德,华夏自古以来就是礼大于法,律法这个东西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并被居于最高的地位,儒家思想仍然是无可争议的准则,更别提他本身还具有汉室宗亲的身份,且汉末的那些诸侯们谁不是如此做得?就连刘毅自己也不例外,人口可是实力最为直观的体现,有它才有一切!
  正是因为有着法不责众或是法外容情的心理,才会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说法,当刘毅真正用此来指责刘备之时,他还真的无法加以分辨,汉室的律法就是刘家的律法,身为宗亲的他本就应该带头遵守,难道还能对朝廷言及别人都是这么做得,我不过是有样学样罢了,你刘郎生还不是如此?这些只能私下言及根本上不了台面,刘备真要如此做了不但会影响他的声名且毫不怀疑刘毅定会给他扣上一顶污蔑朝中重臣,不敬朝廷的罪名,比之眼下的这个还要更为严重。
  当然这些所谓的罪名还只是其次,反正现在刘毅身有辅政之名,哪怕他刘玄德不为此事他也能想出别的借口,真正让他在意的是这个行为的背后刘毅的立场已然表达的极为清楚,他不再忌惮自己与曹操之间的联手,却似乎又与其之前一贯的表现不合!
  第九百三十七章 战略调整
  争衡天下之中实力占优的一方力求稳正之道意在少起波澜乃是堂堂正正之道,并无可置喙之处,但万事有利必有弊,这样的策略也是会被精明的对手加以利用的。无论是设置烽火台还是迁徐州之民以往扬州,刘备诸葛亮等人利用的就是刘毅求稳不愿弄险的心理,天下大势本就不是单纯战场上的较量,各方之间的博弈与心理战及其他各种手法亦是各展所长,比如当年那场论战就是汉末难得的文坛盛事!
  包括此次兵出青州兖州攻略以及汉中防卫战刘毅的战略手法都是四平八稳,层层蚕食,逐步推进而不给对手任何反转的机会,刘备兵屯庐江随时准备策应中原战局,他与一众麾下对朗生的策略自然也有几位深入的研究,在徐晃兵出徐州以前他们的判断也都是极为准确的。只要自己按兵不动刘毅意在拿下曹操就一时不会对徐州如何,似此何时出兵的主动权是操控在刘备手中的,但显然伏后颁旨,大军出动,刘毅的心理已然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扬州也要对此作出应对。
  燕军敢于如此刘郎生就是不怕曹操刘备二人联起手来,龙骧军一出最大的目的就在逼刘备表态,可对扬州而言这个态还真不好表,徐晃这一次经庞统面授机宜可是扯足了大旗,此来徐南是受朝廷所托甘刺史之命前来调查迁民之事的,谁敢不予合作公明就能给他发上一顶不尊朝廷号令的大帽子,倘若他真的只是钦差又另当别论,私蓄人口的世家还少吗?即使在幽州这种情况也只能说是得到限制却未能完全根除就不要说大汉其余各州了,别说钦差,皇帝来了未必管用。但徐晃不同,他手下可是有着六万如狼似虎的龙骧军士卒,不服气你反抗一下试试,不敬朝廷这样的罪名公明足以让你满门抄斩!
  大义的名分加之充足的武力作为后盾,龙骧军的攻势是扬州军难以反抗的,一旦反抗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庞统当日在设计之时就已经牢牢扣住了这一点,燕军在这方面的优势是无人可比的,既然有着这个优势就要将他用到极致!其实明眼人都可以看出徐晃不过是打着个幌子实际要占领徐南三郡,但看出又如何,此幌子很是犀利。
  说的浅显一点庞统此举便是“挂羊头、卖狗肉”,但羊头够大,狗肉够新鲜便一样不愁销路,大汉皇叔,心存汉室忠心耿耿,这是刘备一直以来在世人面前营造的形象,从中也得到了不少的好处,不过现在坏处来了,这个名分就使得他缚手缚脚。庞统当日提出此法,刘毅便是拍案赞赏,二人都被世人称为刘皇叔,但这个皇叔也是要有高低上下之分的,一个皇叔忠君爱国,另一个却在背后耍小手段,宣传上再稍稍润色一下,就能在心理层面让刘玄德很是不适,一般而言敌人的痛苦就是自己的快乐,对朗生来说这样的事情可以多多益善。
  当年第一次兖州之战后,曹操对刘毅曾经有过一句评语,“与大事处有决断,设小谋时亦狡诈!”这狡诈二字出自孟德口中却并无太多的贬义,所指亦不过是朗生经常会有不拘小节之处,有的时候甚至只是为了恶心你一下让你极为不适但从实际而言却并没有太多的损失,且他还更是乐此不彼,他却不知在朗生而言心理战乃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战术,大战之时一方心情舒畅一方却是憋屈郁闷所能造成的结果往往就是天壤之别,心理上的优势往往比之实际亦不遑多让。
  面对徐晃的步步紧逼,庐江刘备之处的应对是沉默待变,面对刘毅大义凛然的指责,斥其不尊祖宗之法他还真的无法置喙,且兖州战局在开始之后发展速度的缓慢也是超出了刘备的预料!乐平之战打了七日,头四日燕军辽东军的攻势一天猛似一天,取得的战果亦是一日多似一日,可自第五天开始攻城士卒却似乎已然用光了所有的力气,在乐进的拼死反击之下毫无建树的退兵而去,对此赵云高顺迅速下令整军,这一整就是两日之久!而在鲁国东平二处,高览与太史慈对城池的攻击也只能说是零打碎敲,进度比之东平还要缓慢许多。
  与之相对的是燕军铁骑营虽然占据了一些交通要道却在曹军虎豹骑出神入化的打击之下不胜其烦,除了白马营尚在与敌纠缠乱战之位,其余三营皆收缩兵力保持之间的良好的联系以兵力之优来面对曹军的攻势,整个兖州战局一时间便向着有利于曹军的方向发展,似乎面对坚固的城池与对方骑军借助地利的游击燕军出现了后力不足。
  为了这兖州之战,燕军精心准备长达两年之久,各方面做得都是极为周全,而在青州损失战力的乃是龙骧烈火二军,剩下的三支主力都是人员齐备士气高昂,出现今日的局面难道是燕军忽然就不会打仗了?抑或是曹军坚城为点,骑兵骚扰的战法太过精妙?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兖州之战打到这个地步曹军的奋勇抵抗以及地利人和固然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但更大的原因就是刘毅的有意为之,目的还在节奏!
  倘若你能更深一步的去分析眼下的战局便会发现虽然燕军无论是步军还是骑军都难有巨大的突破,可他们的机动性却是极好的保存了下来,换句话说三支主力军与铁骑营的行动完全可以由他们自行决断,曹军眼下只能做到固守对此却无法影响!刘备出兵的前提是什么?必须等燕军与曹军在兖州打到一定程度无暇他顾之时才可行之,倘若此时渡江,燕军的三大主力包括麴义的烈火军在内都可转向合而击之,扬州军稍有不慎便是灭顶之灾,刘备何敢如此轻易决断?
  当日贾诩前往下邳,庞统献策之时曾有两法,一种便是刘信所言的让燕王大局加以配合造出混战态势引刘备过江,再用飞虎水军断其退路将之隔在江北不得回返,以龙骧烈火二军对之加以牵制并不与之决战,待兖州战局定后燕军当可奋力一击将曹军刘军一力打垮;另一种便是以飞虎军强大的水军赶在刘备过江之前封锁长江水路,根本不让他有加入中原战场的机会,显然此时刘毅选择的是后者!
  心态发生良好的改变不再会因为一味求稳而患得患失,这却并不代表着朗生就会放弃稳正之道,相反作为燕军的战略更要坚持下去,变化的乃是应变的战术而非战略思想,若按庞统第一策倘若成功的确有极大的好处,不但刘备会因此一蹶不振且曹军也会在大败之下选择退军,豫州之处根本难以防守,从此长江以北都不会再有大战!
  这个结果对燕军而言无疑是最为理想的,可理想距离现实总是有着一段差距的,便是提出此策的庞统都不会有绝对的把握,否则以他的性格完全不用再设第二谋!危险与机遇并存,倘若飞虎军断了刘备退路,且不说很有可能引起江上的一场大战,便是扬州军与兖州军联手起来抗击燕军也会给兖州攻略带来太多的变数,刘毅在战术上可以选择冒险,但这个风险是要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内的,太过难以驾驭之事哪怕就是有天大的诱惑也不能为,凤雏的第二计就成了最佳选择!
  飞虎军游弋长江封锁水道隔断的绝不仅仅是扬州与兖州之间的联系,徐南三郡亦会成为完全的孤岛,公明的龙骧军绝对有能力在短期之内将之整体收入囊中,而到那时飞虎军有了陆上的增援将会更为坚强,假如战局需要,麴义的烈火军一可用作对扬州的威胁亦可作为总预备队加入兖州战场,再度增强燕军的实力给曹军最后一击!
  在刘毅看来如此的战术构思虽说谈不上完美却无疑是最有利于眼前战局的,既如此他便要坚定不移的执行,燕王直属军团与飞虎军房山分部留在幽州是为了照应全局亦不无防范异族之意,乃是稳妥方正之法,但那是在曹军回援与燕军展开决战的情况下,如今汉中激战分走了曹操很大一部分兵力,此时刘毅的后方并无太多的隐患,自然要集中最为优势的兵力做出雷霆一击!其实单看朗生让房山分部暂缓奴隶运输之事北调就已经可以判断出他的意图就是要加强飞虎水军的战力以更好的封锁长江,毕竟那小霸王孙策不也在按兵不动吗?
  燕王采纳凤雏之策便会给予其最大的支持,对此庞统已是了然于胸,徐晃的进攻快捷无比,而麴义烈火军亦是保持在临战状态之中,可此二处包括白虎玄武二营的南运都还非战役关键,此时最大的要点便是甘宁的飞虎军是否能够用最短的时间来抢占长江水道的控制权!为此这一次水军的出击乃是甘宁亲自挂帅,徐州方面的指挥就完全放给了庞统,对于凤雏的才能无论刘毅还是甘宁都表现出了最大的信任,虽然在统领大军方面他还有所欠缺可有贾诩徐庶从旁辅佐加之徐晃麴义这样的良将当可无碍,由此更可见燕王对庞统的看重!
  兵出徐州大张旗鼓,兖州之处放缓攻势通过这样的战略便可紧密联系在一处而一目了然,兖州大战之中燕军的优势几乎不可动摇,而在对乐平发动的攻坚之中辽东军与朱雀营配合所展现出来的威力已然证实了燕军战术的可行,在刘毅看来拿下乐平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而一旦此城被破,辽东朱雀南移再与疾风、北平二军携手就可将东平鲁国等处各个击破,且在以后的攻城战中燕军的优势还会越来越为明显,至于陈留之处的曹军与夏侯渊曹纯的虎豹骑又有铁骑营将之牢牢看住,兵力的劣势必将使得曹营众将很难将形势翻转!
  在周瑜为孙策分析中原战局之时曾经指出刘曹兖州大战的关键就在于刘毅的铁骑营能否消灭或是有效的限制曹军虎豹骑这一支强大的机动力量,此言不可谓不精到,便连朗生一开始都是如此琢磨,但周瑜不会想到面对曹军苦心经营多年的坚城,燕军步炮协同这个新颖战术已然发挥出了绝大的威力,他的成功甚至超出了刘毅的想象之外,就算付出同等的损失而拿下城池对燕军来说已然绝对可以接受,且在这个前提下刘毅便能将尽力歼灭虎豹骑改为尽力限制之,不要小看这仅仅两字之差,他的结果就是可能性的极大攀升!
  以虎豹骑的战力即使铁骑营能够形成绝对优势的围歼亦要花费绝大的力气,兖州之地利在于曹军,这样的形势是绝难形成的,恐怕最多就是消耗,刘毅更做好了以本伤人的打算,可若只是限制使其无法对三大主力步军的攻城之举做出干扰,对铁骑营而言便要显得游刃有余的多了,有时在战场上便是这般,退而求其次未必便是坏事。
  将刘备与曹操隔开加以分别打击,将兖州战场的曹军一分为二各个击破,燕军改良之后的战略可行性更高也更加的安全,而汉中城守御战消息的传来亦给刘毅行此战略添加了很多的信心,当然他也不会忘记对刘备孤注一掷的举动加以防备,倘若其真的不顾一起渡江而来,庞统为他谋划的第一条策略亦可起到有备无患的效用,且无论敌军如何应对,战局的主动权却是依然操纵在燕军手中!
  第九百三十八章 令中何意
  为了全局所谋,刘毅下令燕军全军暂且放缓对兖州的攻击力度以利于实行庞统之策而达到预想之中的战略态势,不过作为攻击乐平城的主将,辽东军统领高顺的心情就显得颇为郁闷了。可说燕军新式战术的成功最为高兴的便是敬方,在此中他亦投入了无数的心血,那一刻他的心情可能与科学家做成功了一个里程碑似的实验类似,五日,再有五日时间定可拿下乐平城,且燕军的损失绝不会在曹军之上,敬方对自己的这个判断充满信心,他甚至在琢磨着如何生擒乐文谦了。据说燕王对此人极为赞赏,的确在战阵之上乐进的表现也足够赢得对手的尊重,但燕王将令一到不但攻势暂缓还要示敌以弱,这让志得意满豪情壮志满胸的高顺情何以堪?其时颇有吐血三升的冲动!
  当然郁闷归郁闷,哪怕就是血到了喉头他亦要生生的将之咽下,燕王的军令是绝不容质疑的,理解不理解都要执行,据说那一天高将军下达军令之后一张脸都黑的如同锅底一般,对谁都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大将也是有情绪的,有了情绪就要宣泄,只不过其中的方法各有不同罢了,徐晃是不停的喝水,张合则是疯狂的练武,高顺的表现较之徐张二将亦不相同,他在抄写孙子兵法,这本是燕王对所有统军大将的要求,不但加强他们的理论知识还要以书法来磨练其心志,高将军的字虽然不是那么好看,可速度却是极快,打个粗俗的比方,敬方这都到了洞房门口了,却被告知不能进门,作何感想?
  这样的情形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前番司隶之战讨伐李榷郭汜,高顺率领幽州军精锐狂攻虎牢,也是在有望拿下之时燕王及时叫停,当然那一次刘毅给了他选择权并将前因后果解释的极为清楚,停止攻击的指令是敬方自己下的,但此次只有军令却无解释,三将军与郭军师都是一副深思之状,高顺知道燕王绝不会无故有此将令,但在这样的心情下他却很难再在帅帐之中安坐,不发泄一下很难保持冷静。
  刘毅自然不会吝啬多写那区区的数百字,如此为之也有对麾下大将加以考验的心思,大将之才并不是天生的,刻苦努力战阵经验缺一不可,便是到了如今的职级亦不能固步自封,让其自己在心中想通这个道理比之详言解释要更有深刻的体会!他相信以郭嘉之才定能看出自己的用意,而在配合方面他们二人一向是天衣无缝的,这一点在当年支援北海徐州之时便表现的淋漓尽致,刘毅不但收获了巨大的名声,在实利上也没有任何的吃亏,可谓两全其美!如今你再观军师面上带着不解的深思神情绝没有半点的虚假,绝对是惟妙惟肖。
  与堂中坐了近半个时辰,奉孝摇摇头起身向赵云告辞回转自己帐中休息去了,此事高顺问起他还好加以搪塞,假使三将军问之就颇为为难了,如此不如尽早避开,看军师一副劳心之状想来子龙亦不会追问。对于此事郭嘉是有着自己的判断的,以三将军与高敬方为将之能,有一日之功细细思之当能体会其中深意,当然二人交流还能更快。
  回到自己帐中之后他面上的深思之色就再不是假装,想通了燕王此举的用意之后他对此很是支持,当然也有着一些反思,这与汉中之时的荀彧,安平之间的刘毅都颇为相同,自己是否过于拘泥过往的成功经验了,兵家之事是绝对容不得因循守旧的,庞统的提议他就真的想不到吗?还是有什么蒙蔽了他的清明,这才值得好好思索。
  燕王与庞士元在此战谋划的大方向上无疑是正确的,但其中是否还会有疏漏之处,又有什么更为行之有效的计谋可加以补充?自己身在此处又该如何行之才能配合好燕王的战略?身为谋臣,他必须要为战略的完善尽到自己的心意,相信此时贾文和心中当也是一般,看来此次燕王的心境因此又会有所变化,这个变化自然是向着好的方向。
  “军师,不出军师所料,三将军往高将军营中去了。”片刻之后一个与刘毅身边暗一很是相像的年青人进入了庞统的营帐,躬身施礼便即言道,倒不是说二人的长相有多么的相似,而是通身的那股气势甚至面上的表情都有相同的神韵。不用多言此人便是刘云派在郭嘉身边的贴身护卫了,名为暗九,直接入帐不用禀报亦是奉孝的安排。
  “如此甚好,你且去庖厨之处安排,黄昏之时取些饭菜来我帐中,吾料今晚二位将军当会在郭某处用饭了。”郭嘉微微一笑轻言道,而暗九答应一声便就反身退出帐外,动作干净利落之至,就似他从未进入过此地一般,看的郭嘉也是连连点头,刘云的眼光自不会差。
  对于高顺五日拿下乐平的信心,赵云是极为支持的,也很是认同敬方的这个判断,可眼看快要瓜熟蒂落却是又有变化,如此放缓攻势将会给城中的乐进与曹军以喘息的机会,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燕军虽不止如此但顺利攻击的进程被打断却总是会受到影响的,再要组织攻势便还要有着一番周旋,子龙又岂无郁闷的心情?
  当然与高顺相比,赵云的郁闷只是一刻,接下来他便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探究之中,这样简单的临战错误身经百战的大哥绝不会犯,军令不会有假,那可是飞羽亲自送来的,如此兄长心中必有所图,可这图谋又是什么?重要到能够让大哥无视停止攻势会对士卒带来的影响?自己身为一军之帅,兄长则是全军之首,此处的损失肯定可在别处得回,他的眼光不能局限在兖州之间,还应该照应全局才是。
  沉思之中的子龙几乎达到了忘我的境界,甚至连郭嘉的离去都没有引起他的注意,李铁牛间中倒是来了几趟,他是被好几位军中校尉推举而来的,当然自己心中也有着很大的疑惑!对于燕王的军令高顺尚且如此更别说一直奋战在前线的军官们了,良好的服从性使得他们对军令的执行一丝不苟,但心中的疑问总是要弄个明白的,看高将军的样子要去问他必然会触霉头,相对而言三将军就要温和许多了,论起军中资历李铁牛最为深厚,自然也就成了众人推举的人选。
  可见到三将军这般模样,铁牛便不宜加以打搅了,去找军师那个冷面之人却又告知军师已然歇下不得打搅,这个小子眼中只有郭嘉的安全,可不会管你是如何职级,铁牛亦不愿与他争执,最后只能回到阵地之上指挥朱雀营向着乐平城发射石弹来舒缓自己的心情了,停止攻击是针对步卒的,对敌军城池的远程压制骚扰却不在其列。
  将视线转移到全局,赵云一开始就找对了方向,深思之中一个想法已然呼之欲出,但隐隐约约之间却也并不是那般的清晰,此时他需要一个同伴来商讨此事交换意见,问及军师却被告知回帐歇息,这几日郭嘉亦算颇为劳累子龙不愿加以打搅,而此时营中能与他交流的人选就以高顺首当其冲了,且身为主帅他有着开解麾下大将的职责。
  迈步来到敬方的营帐之前,护卫见是三将军不敢阻挡,急忙拉开营帐请赵云入内,但其通报的举动却被子龙以眼神阻止了,帐中的案几之上摆着厚厚的一叠白纸,其上的字迹无不是剑拔弩张,平日的高顺在战阵之上是何等的沉稳,刚毅的面容很难会有变化,可此时伏案书写的他却是额头隐现汗珠,看来这文笔之处花了他不少的力气。
  见此情状赵云的嘴角出现了一抹笑容,对敬方的这个习惯他是知晓的,身为主帅必须要了解麾下战将的性格特点与擅长之处,此乃大哥多次在自己面前着重提起的事情,赵云自是深以为然。不过此时眼前高顺挥笔的动作已然舒缓了许多,速度也放缓了下来,面上一副若有所思之状,这便可表示敬方的心情已然在逐渐的舒缓下来,子龙并不出声而是缓步绕到其身侧看着高顺挥毫下笔,也是极为认真。
  “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致战……敬方,你这满肚的怨气还是不小啊!”大哥极为认真的学习书法表现出了不下武道的专注,赵云受其影响也对文墨之事注重起来,刘毅身边有钟繇,他身侧亦不乏高明之士,郭图、张竑、简雍等人都是此中高手,就算比不得当今大家但教三将军已然足够,因此赵云此时对于书法的鉴赏还是有着很高的眼光的,高顺的字只能算是入门可赵云当然不会在此之中多做纠缠,倒是见敬方与自己方才一般都是一副深思之状这才笑而言道。
  “三将军?将军勿怪,顺一时深思,有些忘乎所以,方才心中确是有些怨气不吐不快,不过此时已平复许多了,将军来的正好,顺正有事要与商讨!”闻听赵云出声,高顺回过神来,出言之中却对自己的心情并无任何的掩饰,在赵云面前也没有这个必要!
  “哦,敬方有何所得,云愿闻其详。”赵云亦是兴致极高的言道。
  第九百三十九章 所见略同
  谋臣猛将何者更重?此处很难加以评述,标准答案莫过于两者之相辅相成,而在罗大大的巨著之中,智谋之士的作用显然要胜过一众猛将,于是乎给读者们留下了这样的一个印象,所谓大将就是要有过人的武勇,其将略倒在其次,至于行军布阵出谋划策则是一干谋士的事情,演义之中飞将吕布,五虎上将,虎痴恶来的名声要远远胜过曹营五子良将便是一个很大的例证,可其中却有着很多的偏颇之处。
  带着后世的经历穿越汉末,自身不但已然成了势力最为强大的诸侯,有着百战不殆之名又是身居风云将谱之上,麾下谋臣猛将为数众多,刘毅对此显然有着很高的发言权!但以勇武与智谋来作为划分并不是太过明确的标准,可以如此说,当真让郭嘉与徐晃各统一军交手的话胜负绝对难料。有时候,谋臣与大将之间是有着很多的共同之处的,尤其是像关羽张飞徐晃张合张辽这般文武双全的名将,他们对于战场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军中实务的了解绝不会在那些谋臣之下。
  倘若强要加以区分,恐怕那些知名的谋臣应该在大局的分析上要更胜一筹,因为战争从来就不是仅仅体现在战场之上的,那些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奇谋之中所包含的的也未必尽是兵法,对对方心理的把握,自身渊博的知识,以及对麾下的知人善用都会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而倘若论及军中实际的一应操作,武将们又会占据不少的优势。
  刘毅不敢说自己对此的分析就是完全正确,但肯定有可取之处,以此作为出发点,提高麾下战将的大局观让他们掌握一些战场之外的知识首先可以肯定是不会错的,至于是否有着良好的效果就要留待实战的检验,因此在幽州武院之中针对燕军高级将领便开过不少次课目,贾诩、郭嘉、张虎、戏志才包括刘毅自己以及一众战将们都曾经登上讲台通过具体战例与事例来讲解自己的经验与得意之处。这种方法有教学之效但更多还是一种交流,众人都可在此间取长补短。
  后世的所见带来的一些先见之明可以让刘毅前期在人才的争夺之中占据不少的先机,但将那些名垂史册的谋臣猛将们收入麾下就万事大吉了吗?这显然还不足够,除了对之信任在适合的岗位上发挥他们的才能,身为主上亦要想法设法的将他们的能力再做进一步的提升,此间所包含的目标绝不单单是史上有名之辈,那些原本碌碌无名之人亦可因此脱颖而出取得不下前者甚至还要胜过的生命地位!也许这也是穿越者最大的乐趣之一,会让他们有一种创造历史的自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