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唐英只顾感叹,却不知道石咏已经悄悄向母亲和二婶打过招呼,打算留唐英在自家歇宿一宿。王氏早早就已经将石喻的铺盖从西厢挪去了石咏那里,另外整理出来一份半新的铺盖,铺在西厢。
唐英见石家人盛情难却,便不再推辞,郑重谢过石大娘和二婶,自讨了水去西厢洗漱,歇下不提。
当晚石咏与弟弟喻哥儿一起睡在东厢。他们哥儿俩以前在红线胡同的时候也是睡一屋的,这时候再挤一晚也没什么。
石喻年纪小,睡得快,石咏虽然心里存了事儿,可是这天折腾得太过疲累,一着枕头就睡着了。将到凌晨的时候,石咏被喻哥儿的梦话吵醒,待清醒过来,他听见喻哥儿做梦的时候竟然也在念念有词地背书,忍不住失笑,伸手摸摸石喻的小脑瓜,便披衣起身。
他将云纹帛纱荷包系在身上,出了东厢,准备去西厢叩门,将唐英叫起来。
刚迈步,石咏隐隐听见腰间传来一阵轻笑。
“怎么?”
石咏回想起昨日的情形:昨天是郑旦见证了察尔汉的事儿,郑旦还曾为没能好生提点石咏而感到颇为自责。
他忍不住想,得亏昨日不是西施,凭西施那柔弱的心性,见了那副情形,还不知会被吓成什么样子。
岂知此时此刻,他轻声招呼了一句之后,腰间的荷包又轻轻笑了一声,随即柔声轻唤:“咏哥儿!”
是西施。
“咏哥儿,桃花很快就开了!”
“你说啥?”
石咏登时懵圈了,这会儿已进四月,“人间四月芳菲尽”,桃花什么的,早已谢了。
西施却不答石咏的问话,而是轻轻开口,唱起歌儿。她唱的像是山歌小调,用某种石咏听不懂的方言来唱,曲调绵软,叫人听了心里暖洋洋地如沐春风。
石咏听着听着,脸上突然有点儿热。
除非,西施口中的“桃花”,非此桃花,而是……彼桃花?
恰在这时,对面西厢里,唐英推门出来,见到石咏在阶下发呆,打声招呼,笑问:“怎么?石兄弟也起恁早?”
石咏有点儿欲盖弥彰地低下头,早先他听西施唱曲子,莫名有点儿脸红,这会儿赶紧趁着天未大亮,遮掩一二。
“俊公,咱们先吃点儿东西,然后上衙去。对了,昨儿的事儿,咱们还得再商量一下。”
石咏所指的,是与唐英再对一下口供,并且商量商量,看看察尔汉这事儿有没有善了的可能。
听石咏提起察尔汉的事儿,唐英点点头,脸上也带着几分肃穆,说:“是,合该好好商量一下。”
两人直到从椿树胡同出来,沿着清晨宁静的街道往正阳门过去,才开始悄悄讨论昨天的事儿。
察尔汉死前没有半点征兆,直到那天上午之前,他都显得一切正常,甚至还向唐英提过一茬儿,说是三日后他家隔房的堂兄娶亲,要去吃酒。
存着这样心思的人,万万不可能自杀。
再加上那封伪造的“遗书”,石咏与唐英都认为,察尔汉之死,绝非自杀。
可明明他俩冲进去的时候,西配殿那间小屋的门是反锁的。石咏怎样都想不通,他可没有这种智商,能破解什么“密室杀人事件”。
岂料唐英说:“宫里这种掩饰的手段多了去了,什么假象做不出来。”
石咏想想也是。
他们俩,只是去发现察尔汉悬梁自尽的“引子”而已。
可也幸好是他俩,到底与察尔汉有些交情。否则那份伪造的“遗书”轻易被人发现,察尔汉死不瞑目不说,还要再背上一身的污名。
两人赶到造办处,一起过去画工处那里。石咏路上与主事王乐水打了个照面,王乐水递了个眼神给石咏。石咏明白是要他谨言慎行,心里感激,也悄悄地点了点头回过去。
果然,上午便有人过来传石咏与唐英过去见内务府总管。两人一起去了,见到堂上端坐两人,一位穿着宝蓝色缎面常服,腰间系着黄带子,脸上笑嘻嘻,眼神贼兮兮,这自然是充任内务府总管的皇子十六阿哥胤禄了。
而另一位,则四十岁出头模样,相貌清隽,穿着内务府总管的从二品补服。胤禄笑着向唐英和石咏二人介绍:“这是署任内务府总管的年希尧年大人。”
石咏暗暗在心内“哇”了一声,面上却不动声色,随着唐英一道,向胤禄和年希尧行礼,口中说“见过大人”。
可暗地里他却难抑激动:这辈子他跟督陶官有缘,眼前这位年希尧年大人,除了是大名鼎鼎的年羹尧兄长之外,其实也是一位著名的景德镇督陶官。在年希尧任督陶官期间,曾经实验过各种的新技术,并发掘了大量传统工艺。那段时间里,景德镇官窑精品辈出,世称为“年窑”。
石咏偷眼瞥瞥坐在上头的年希尧,又偷偷看了一眼立在身边的唐英,这就是前后两任督陶官那!
他正暗自激动,殊不知他眼里的那一点崇敬景仰之情,早都落在了立在上首的胤禄眼中。
胤禄见这傻小子看来看去的,心里好笑,面上却不显,轻轻地咳了一声,肃容道:“昨天笔帖式察尔汉自尽一事,你们俩是第一见证,所以叫你们俩来问问。”
他没问石咏,先点了年长些的唐英。唐英便将昨天之事,从头到尾陈述了一遍,唯独隐下了察尔汉那封假“遗书”不提。这也是石咏与唐英事先商量好的,就当那封假遗书根本不存在。
唐英说完,胤禄又问:“我听说,你们被押去慎刑司之前,慎刑司的监察太监曾反复追问你们,有没有看见过察尔汉留下的遗书。可有此事?”
石唐两个都点点头。
胤禄当即装模作样地长叹一声,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留下只言片语,也是人之常情。慎刑司那边查问,也是正理。”
石咏在心里憋着笑,心知这个滑不留手的十六爷可是绝对不会帮着慎刑司那边的人说话的,故意这么说,一定打着什么别的算盘。
果然,只听胤禄继续说:“昨天你们走之后,我又使人将察尔汉平日待的那间屋子细细搜了一遍,果然找到了一份‘遗书’。今天请你们两位过来,只因你们两位与察尔汉相熟,也认得他的笔迹,故而叫你们过来,认一认,这是不是察尔汉的亲笔。”
胤禄从袖中掏出一张纸,递给身边的太监小田,小田随即传给石咏与唐英。
石咏与唐英对视一眼,彼此都心知肚明:察尔汉绝没留下什么遗书,早先堂而皇之放在察尔汉遗体身边的,本就是假造的;胤禄又怎么可能后来又从他的屋子里再次找出遗书来?
两人接了那封“遗书”,一起细看。
说老实话,这一封,看起来确实是像一封“遗书”的模样了,书信上说得委婉,只说自己“差事受挫,德行有失,愧对上峰”,感觉是个心高气傲的年轻人,差事上出了纰漏,做了点儿失德的事,一时想不开,就自尽了。
这倒是比原先那封大包大揽,往自己身上揽罪名的那封,要好了一些,既承认了差事之中有过失,可偏又语焉不详,不说是什么过失。
石咏不免抬起头,望着坐在上头的胤禄,只见胤禄脸上严肃,眼中却闪过一丝狡黠的光。
察尔汉之事,恐怕是有人想将脏水全部倒在察尔汉头上,倒在造办处头上;造办处担了过失,广储司那边自然就没事了。
眼下胤禄采取的办法,明着看上去,像是全无还手之力,只能自保,甚至有些退让的意思;可是仔细一想,胤禄这招,也挺鸡贼的,像是太极的推手,那边将罪责推过来,这边又推回去,却又不明着点出那边的问题。
将来上头若是真查,造办处这边折了个察尔汉,人死如灯灭,罪责都随他去了,而另一头则未必能讨得了好去。
石咏没先到的是,胤禄的心思更加深远些。他很清楚,这份“遗书”出去之后,也动摇不了那边的根基。但是那边既然敢将手伸到内务府,难免会在皇阿玛心里留根刺。
所以胤禄这一招,就是在自保之余,膈应膈应,恶心恶心旁人。旁人看这胤禄,绝对人畜无害,但是又不是好欺负的。
胤禄视线与石咏的一对,当即笑问道:“怎么样?是察尔汉亲笔么?”
石咏沉吟片刻,点头道:“是!”
胤禄更追问一句:“何以见得?”
石咏便说:“回十六爷的话,卑职入职以来,见过不少察尔汉处理的文书,他签名一般都是签满文的……”
胤禄登时黑了脸,心想:手下人办事真是不经心,怎么连这点细节都没注意到。
却听石咏接着说:“……可是卑职见过他书写汉文姓名,他写察尔汉的‘汉’字之时,会将三点水中的两点连在一起,看起来就像是两点水一样。因此卑职可以确认,这就是察尔汉的亲笔信。”
胤禄一听,登时笑了,心想这小子脑筋动得实在是快,察尔汉常签满名,所以没什么人见过他的汉文签名,只有石咏“声称”见过,然后随便抓一个特征。这自然是石咏怎么说,旁人怎么信了。
他看着石咏,皱皱鼻子,心想,这小子看着憨,谁晓得内里是个精明的,将来没准前途大好。将他拢到自己麾下,看起来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胤禄想到这里,点点头,敛了笑,肃容道:“爷知道了,察尔汉的事儿,爷会妥善处理的。你们既是同僚,便去察尔汉家里帮着料理一二,尽尽心意。”
石咏与唐英都答知道了,便退了下去。
胤禄留在堂上,转过脸对身边的年希尧说:“年公看这两个年轻人,还算是不错吧?”
年希尧坐在一旁,微笑着拈须点点头,说:“十六爷手下,自然都是精兵强将。”
胤禄则冲年希尧眨眨眼:“这俩,都是我手下的光棍儿下属,尚未婚配。”
作者有话要说: 年希尧和唐英的职业生涯时间线都会有改动,与正史会有一些差别。
第65章
胤禄坐在内务府堂中, 将察尔汉之事了结,心中已经有数, 便不再烦扰。
他看似随意地笑问身边的年希尧:“曾听福晋提过一句, 年公尚在为结亲的事挂怀么?”
胤禄口中所指, 是年希尧膝下独女的亲事。
年希尧是名臣年遐龄膝下长子, 现任内务府总管兼景德镇督陶官,身上同时还挂着个工部侍郎的职务。他年家另有一弟一妹,弟弟年羹尧已经官至四川巡抚, 妹妹则是圣上亲指的雍亲王侧福晋。照常理, 年家这样的家世,寻一门门当户对的亲事并不算难。然而年希尧与夫人恩爱多年, 并无所出, 膝下独女其实是收养的养女。因这个缘故,原本门当户对的人家难免觉得年家女儿是高攀了。
年家在旗, 独女却因是养女而不必选秀。年希尧夫妇对这个养女甚是怜惜, 舍不得她到大户人家立规矩、操持家务。可要说寻常家世吧, 年希尧夫妇又怕女儿吃苦,这可不就是旁人说的,高不成低不就?
胤禄去年年尾的时候曾经起意为内务府的年轻下属们张罗亲事, 可巧年希尧回来, 便想起了这茬儿,当即提起石咏和唐英两人。
他觉得石咏与年希尧的独女更般配些。
“刚才说话的那个,刚刚成丁未久,还未满十七, 是瓜尔佳氏子弟,福州将军石文炳的堂侄孙,家里人口简单,上头只有寡母,另有寡婶和一个年幼的堂弟。”
胤禄早年是将石咏的背景都查清楚了才点他进内务府的,这时候将石家的情形说出来,如数家珍。
年希尧回想一下刚才石咏的表现,觉得这个小伙儿虽然表面不显,其实挺机灵。再加上他的独女及笄未久,与石咏算是年岁相当。年夫人颇想将女儿留在身边再照管几年,这边石咏年纪也轻,两家先定亲,等个几年再结亲也不迟。
可是年希尧想起石咏的家世,石文炳的堂侄孙,那便是二福晋的堂侄了。年希尧想到这儿,稍许有些犹豫,便又问起唐英。
胤禄对唐英也很熟,知道这是个不被家里待见的长子,当即将唐英的家世巴拉巴拉一说。年希尧听了皱起眉,问:“已经及冠了,尚未娶亲?”
俗话说,反常即妖。时下流行早婚,好多年满二十的男子不仅娶了亲,娃都抱了。唐英二十未娶,就是反常。
胤禄微笑,心里想:这可不就是唐家出的幺蛾子么?
他嘴上却不说,只随意向年希尧解释:“可能是被批过八字,命中不宜早娶吧!”
年希尧“嗯”了一声,心中的天平似乎更偏向石咏这边一些。
“对了,造办处这两个笔帖式,倒是各自有各自的长处。”胤禄为了达成他早先许下的“诺言”,此刻不遗余力地向年希尧推销自己的下属。当下他命小田去将石咏处理过的文稿取了来。
“这是石咏的字!”胤禄对这个“小下属”写出的一手好字,心里也是挺自豪的。
年希尧自己是个书法的行家,一见了石咏一笔秀逸的楷书,好感陡升,连连点头道:“这点年纪,写这么一手字也真是不多见。”
瓜尔佳氏是满洲大族,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几年战事较少,瓜尔佳氏族里的子弟自然纨绔的较多些。年希尧也没有想到瓜尔佳氏的子弟能写出这样的字,可见家教不错,是精心教养出来的。
胤禄见年希尧属意石咏,又觉得好像对唐英有失公平,推销的力道不大够,想到唐英近些年来忙于绘制设计内造瓷器的图样,当下又吩咐小田,去将唐英的画稿取来。
少时唐英的画稿取到,胤禄又得意洋洋地推销起来:“这是唐英的画稿。年公近些年在景德镇,这样的画稿应该没少见到吧!”
年希尧没见这画稿倒也罢了,一见画稿,登时吃了一惊,将小田递来的画稿从头至尾迅速翻过,一面看,一面胡子微翘,不断地重复:“原来是他,原来竟是他……”
“竟是个二十岁的年轻人?”
年希尧看完画稿,坐回椅上,脸上一副不可思议的神色,口中喃喃地道:“我在南边见过这画稿,总以为是个上了年纪的画工,胸中才能有这样的沟壑。没想到,没想到啊……”
胤禄也没想到,就因为这些唐英亲手绘制的画稿,令年希尧的心思彻底转了个弯。年希尧看完这些画稿,又问了十六阿哥几句唐英的家世,末了恭恭敬敬地请托,想请十六阿哥做个大媒,婉转向唐家示意,好让唐家能够主动,向自家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