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一句话止了平怀瑱的疑思,他贯来信任赵珂阳,听这话里深意又知柯远邀他私聚亦与招安事宜脱不开干系,索性全权放手,且等着来日再看好戏。
  之后也不多说,赵珂阳话锋一转与李清珏关切起来,李清珏昨日抵京,今日才真真与他碰面,他感慨望去片刻,一别许久只见少年长了年岁,神容里端着一派沉稳相,是以那一重重愁绪与深恨尽在面上瞧不见了。
  时隔数久,李清珏已将往事无痕压在心底最不见光之处,虽不同过往爱笑,但亦与旁人无异,并无半分消极之态。
  两人细碎聊着,不时谈及境南琐事,平怀瑱在旁听着看着,目光静静覆着身边此人,间或也把这两三年间发生在境南之事听进耳里,件件皆曾在信中有所悉知。
  他想起李清珏于境南收养了两位幼子,其一为怜华,而于那半年后又偶逢机缘,得一年岁相当之子,名为容夕。
  怜华容夕两相伴在膝下,想来如今也该与瑞宁一般大小了。
  此两子可说特别,因李清珏为蓄军力,年间早已断断续续收络孤子过百,皆在六、七岁数,正值习武时候,各个由着赵珂阳派遣之良师传授武艺,仅有怜华容夕不分昼夜养在李清珏身旁,从牙牙学语至蹒跚学步,都为他亲手带大。
  此去境南,李清珏与数位武师曾多次带人探入虞山之西,幸在山深之处瞧见大片凹谷,谷底地势平坦且临着一道悬瀑,水源充足。众人历时半载于谷中搭起竹屋间间,此后武师携百余弟子潜入山里,而在此之中,仍独是怜华与容夕例外。
  李清珏致信与平怀瑱时,不少提及两位养子,平怀瑱倍感宽慰,觉得他在境南这般过活,起码不会孤苦寂寥。
  但此一时,平怀瑱却忽而回过神来:李清珏此番归京未令两子同行,莫不是还将再返虞山?
  他握紧手中杯,沉眼看着日思夜想之人,到头来未问一字。
  至午时三人一道用过膳,太子出宫整日终该回去了,然而李清珏早不用那方人皮面具,不便随他进宫,只在赵府等着。
  平怀瑱守在榻旁待他合眸午睡才肯离去,当夜未再来过,独自于寝宫内翻来覆去彻夜难眠,及五更时起身仔细梳洗,带着倦意赶赴乾清殿上朝。
  旭安殿就在这宫里,但平怀瑱不比诸位大人到的早半刻,而是踏着时辰迈进威威高殿中,一路穿行过因众臣齐列两端而生出的宽道,至队列最前停下,顺眉抬眼,目里疲惫立时掩尽,又是那副唇角带笑的莫测模样。
  殿里杂谈声静下半分,过不多时见大太监王公公绕行龙座之后,扬嗓一声“启朝”喝唱,殿下臣子霎时静得落针可闻,随即黑压压跪伏连片,恭候宏宣帝落座高处。
  “平身。”宏宣帝目光自列前太子身上一扫,待他与各臣一并起后,收回视线瞥眼一看身后的太监。
  王公公得此圣意,再替皇帝呼道:“各位大人可有国事上奏?”
  一片肃寂中,平怀瑱默不作声地垂首敛了眉,浑身精神尽在此刻暗向列后一人投去,然待了片刻,始终不闻其声,倒是工部又提了一遍京北城墙修固之事,道春来雨多,危墙处根体不稳,经水腐坏难免塌崩,已不宜迟。
  宏宣帝允之拨款支银,然虽不匮财力,工部却因另有筑船之事仍在期中而短竭人力。本可于民间招工,偏偏巧逢春耕时节,各户壮年忙于务农,一时间成了棘手难题。
  宏宣帝不愿令其因工废农,此事愈发难解,不得不延期再议,使得工部几位从尚书到侍郎一并蹙起了眉头。
  此后又有户部奏及征收春税、国子监上禀两日后的春闱事宜,接二连三,独独始终不见那一人的动静。
  平怀瑱心中渐生疑窦,既赵珂阳已在醉枝楼中瞧见了刘尹与诸派私聚之事,奈何今日刘尹依然稳坐如山,似乎毫无打算?
  正想着,忽闻声起。
  有刺耳熟悉之声在这空旷殿中清晰传来:“臣,有禀启奏。”
  平怀瑱眉峰渐展。
  刘尹奉笏行出队列两步,余下所言皆为平怀瑱亟待已久:“启禀皇上,自江湖流派入案以来,形势已一分为二,各门各派或有暗与朝廷划清界限者,亦或有竭力示诚者。臣观日久,察些许门派甚有归附朝廷之心,几经思虑,觉利多弊少,不如顺势招安,使有能之士为社稷所用。”
  宏宣帝听出几分怡然,想当年太子私与他谏言录案门派之时,他便心有所期,指望此举不仅起到监管束缚之效,更能有朝一日谋得利处,使得朝廷广纳异仕、兼并能人。
  今刘尹所言落入宏宣帝耳中自是应了圣心,当即得一“善”评。
  刘尹暗喜,立马趁热打铁,将方尚还略有顾忌之话一并道出:“皇上,臣监察流派近三载,私以为略有心得,倘行招安之政,愿一肩担责为皇上分忧。臣所在之刑部素理刑事,各吏司长需广纳人手,而江湖中人正有功夫傍身,身强体壮、胆识过人,乃不二之选。”
  “刘卿所言,与朕意无殊。”宏宣帝面上隐隐起了笑意,一掌撑着龙椅扶手上金雕玉刻的叱咤龙首,缓缓站起身来,往前踱了两步,复又赞誉有加,“可依刘卿之见试行招安之策,所得人才暂列刑部各吏司下,予从六品以下之职,细加审查,若有能者,再行封赏。”
  “臣领旨!”
  平怀瑱悠然作笑,列中陈知鹤与他思虑相通,未如先前所计那般与刘尹假作争抢。
  此谏乃由刘尹主动提起,则不须来人再与之演戏、针锋相对,反倒应当暂敛锋芒,令他松懈戒备之心,只管等着招安落定之后,再予之一击。
  那日散了早朝,朝臣沿长阶下行,刘尹于人群之中甚是瞩目,周遭同僚擦身而过,皆有心道上一句“恭喜刘大人”,而他一腔得意敛在皮相之下,一一谦逊回敬,虚伪模样落到平怀瑱眼中,只当笑料。
  平怀瑱不再顾朝里各象,与各臣反道而行,绕殿后直往凤仪殿请了安。
  皇后近年间身子一直不见大好,自天花之后落下无解病根,日日汤药相伴,经不得半点儿折腾,尤其夏冬两时总是鲜少踏出寝殿,在内好生休养。
  这两天新春回暖,凤仪殿里少见地活泼几分,皇后出来院里赏花,令人搭了软榻舒适倚着,身上覆着一层暖裘,以防遭风寒所侵。
  平怀瑱来时瞧得此景,知母后定然精神转好不少,心下安稳许多,行上前去恭敬问候。
  皇后闻声转过头来,对着那一身朝服笑了笑:“太子竟这般急着来见本宫么?”
  “非也,儿臣只是惯了,这么些年来在母后跟前素不讲什么规矩,知母后定不会责怪的,”平怀瑱行上前去,已有宫婢为他搬来梨花宽背椅,他就此坐下,端起手边儿几上那碗热气腾腾的汤药,故意与她戏言,直哄出皇后更深笑意才吹了吹手中药道,“这药凉久了倒也不好,儿臣慢些喂着,母后莫再等了。”
  皇后哪忍相拒,双目温和地看着他,在那银勺递近时启唇服下苦涩药汁。
  一勺一勺,平怀瑱仔细吹着,手中小碗不一会儿便见了底。
  身后雁彤瞧得心中动容又喜悦,默声遣退周围伺候的宫人,留余裕给这母子二人说些体己话。
  闲人散去,皇后执帕拭了拭唇角,问:“本宫昨儿便想问了,太子先前在赵府留宿整夜,所为何事?”
  平怀瑱不相隐瞒,只在话里稍微圆了半句谎:“儿臣未曾告诉母后,李清珏自境南归京了,儿臣留宿赵府,是与他秉烛夜谈,以知悉境南之事。”
  “原是如此,”皇后面露讶色,记忆里这一人重回脑中,连带着赵珂阳令他前往境南一事也清晰起来,“这几年进展如何?”
  “母后放心,万事无忧,李清珏已于境南寻得练兵之地,收容孤子过百,来日皆为精锐死侍。”
  “好。”皇后欣然点头,愈觉当初救下何家儿子确乃明智之举,李清珏行事素不令她失望,想必来日还当为太子大加助益。
  平怀瑱不愿于此多言,正欲岔开话去,又听她再问:“既需练兵,那他此番回京可还会再去?”
  此一问恰问进平怀瑱痛处,不想刻意回避之事,未经李清珏主动坦言,倒是皇后先行道破了。
  想了想,也只得颔首。
  “境南不比京城,他在外奔波辛劳,回京期间你多为体恤些。能得此忠心耿耿之人,当多行恩赏方能抚住人心。”
  平怀瑱敷衍应“是”,心底却禁不住起了一阵苦笑。
  他恨不能李清珏不这般忠、不这般勇,但且好好留在身边为他护着守着,才最是心满意足。
  皇后未瞧出他神情里的异色,话至此终不再继续往下说了,探手替他拂了拂黏在肩头的春日飘絮,罢了转回眸子静赏春景,朗日柔花,燕语莺啼,好似许久未能仔细瞧一瞧殿外缤纷之色了。
  她沉浸其中,半晌后一阵风过,不期然低咳数声。
  平怀瑱眉头紧蹙,忙为她拢紧身外轻裘,低声相劝:“春寒未消,母后还是莫在室外坐得久了,回房去罢。”
  “好,”皇后不愿惹他担忧,身子究竟是何实情本就瞒着,于是探出手去让雁彤扶起身来,一边对平怀瑱道,“本宫入殿歇了,太子也回罢,把这一身朝服更下,好好养一养神。本宫见你面有乏色,可是昨夜不曾睡好?”
  “昨夜睡得挺好,母后不必挂心孩儿。”平怀瑱未如实相告,强打精神扶在一侧将她送回殿门前。
  凉风一阵又一阵,当头晴阳眨眼间被一道乌云遮蔽,瞧来天色许是要落雨了。
  春来气候说变就变,皇后恐他冒雨而归,半字不加多言,连连哄他离去。
  平怀瑱施一礼告退,回殿路上,果有一粒细小水珠跌落面上,冰冰凉凉,转瞬化去无踪。
  天上窸窸窣窣下起了绵绵细雨,然他回宫之后仍不肯歇,换作一身常服,即刻备车又行出宫,往赵府而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