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微凉的风穿过回廊,木屐声哒哒作响。
  桓容一路行来,表面看似镇定,实际上如何,只有他自己知道。
  近日里,桓大司马的一系列动作他都看在眼里,不安的预感越来越强。今日被渣爹叫去,领路的健仆均都是面孔,心中更是忐忑不定。
  桓大司马选在正室见他,不像是要父子叙话,更像有别的打算。
  走到木门前,桓容停下脚步。深吸一口气,迈步走进室内。
  桓大司马手握重权,人却素来节俭。比起南康公主和桓容的居住,这里简直朴素得过分。天子赐下的立屏风怕是价值最高的摆设。
  此刻,立屏风被到左侧,两个蒲团对面摆放。
  桓温坐在上首,一身玄色长袍,发以葛巾束起,腰间没有佩玉,却有一柄汉时宝剑。
  桓容不敢露怯也不能露怯。几步走上前恭顺行礼。头顶响起一声“坐吧”,方才跪坐到蒲团上。腰背挺直,视线微微下垂,没有同桓温对视,以表对长辈的尊敬。
  桓大司马没有着急开口,而是仔细打量桓容。
  对于这个幼子,他关心不多,碍于种种原因也亲近不起来。之前将他留在建康,一来是念其体弱,不适合带在身边;二来也是做给天下人看的。
  哪怕朝廷上下都知他有意皇位,终究窗户纸没有捅破。将嫡子留在都城算是一种姿态,给晋室和保皇的士族高门一颗“定心丸”。
  毕竟以常理而论,嫡妻和嫡子都在天子眼皮子底下,桓大司马直接动武的可能性便少去几分。这张窗户纸到底能维持多久,关键要看北地胡族的动向,以及建康士族和桓大司马角力的结果。
  无论谁输谁赢,桓容七成以上会成为“弃子”,日子必定不会好过。这样的结果,桓温知道,和他对抗的士族知道,就连桓容都猜出一二。
  桓大司马惩治庾希,废掉庾攸之的胳膊,貌似在为儿子出气,实则不乏有逼迫庾氏的味道。
  假设庾氏忍不下去,当先做出“不理智”的举动,他再动干戈就是顺理成章。借势将殷涓牵扯进来,二者掌控的郡县都会落到桓氏手里。
  桓容很不幸,不得亲爹喜爱,却身兼“质子”和“靶子”两项职能。如今因为郗超一句评语,又被桓大司马提溜到跟前,委实是压力山大。
  良久,桓大司马终于开口道:“我闻周氏大儒曾言,阿子乃良才美玉,有经世之才。”
  此言一出,桓容头皮绷紧,心中登时拉起警报。
  “今回建康,见你勤学更胜往昔,心中甚慰。”
  “儿惭愧,不敢当阿父夸赞。”桓容声音平稳,额头却隐隐冒汗。
  “阿子过谦。”桓大司马说出和南康公主相似的话,听到桓容耳中却是两个味道,“我月中将归姑孰,本想带你阿兄往军营历练。”
  桓容半垂着头,没有说话。
  “怎奈其胸无大志,不堪造就。”
  桓容咽了口口水,双拳紧握。
  桓祎之前和自己说的话,桓大司马必定一清二楚。那么,他平日里做的事,对方是否也知道?想到某种可能,桓容犹如置身冰天雪地,脸色瞬间发白。
  殊不知,桓大司马一直在留心,见他这番表现反而放下心来。到底没有经过风浪,年幼稚嫩。即便有才也无需过虑。
  既然如此,之前选定的地点便无需更改。
  桓大司马放缓表情,收起两分煞气,道:“你年已十五,读书有成,到底缺少历练。我已上表天子,选你为徐州盐渎县县令,月底前往赴任。”
  徐州?月底前赴任?
  桓容用力咬住腮帮,拼命告诉自己镇定。
  断然拒绝绝对不成,难保桓大司马做两手准备,来一场“埋伏三百刀斧手,摔杯为号”。何况,桓大司马言之凿凿,圣旨必定已经拟好,随时会送到桓府。
  反抗已然无用,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至于其他,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儿……”
  话没说完,室外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不到片刻,房门猛然被拉开,绢衣裥裙的南康公主闯了起来。
  佳人手持宝剑,丽颜带怒,显然是听到桓温方才所言,直接拦在桓容面前,袖摆拂过桓容的肩头,仿佛护崽的母狮,厉声喝道:“桓元子,虎毒不食子,你妄称人杰!”
  李夫人匆匆赶来,跪坐到桓容身后,见到他被汗水浸湿的领口,不由得面现担忧。
  “细君何出此言?”桓温稳稳的坐着,哪怕被宝剑所指,脸上仍无半分怒意,“我不甚明白。”
  “你不明白?你会不明白?!”
  见桓大司马装糊涂,南康公主勃然大怒。
  “瓜儿幼时体弱,好不容易养好些,你便让他外出求学!回到建康短短几日,又被人暗中下手,险些丢掉性命!你心中清楚明白,却要护着罪魁祸首!”
  “虎儿同瓜儿亲近,你张口要将他带去姑孰,安的是什么心?!”
  “如今郗景兴两句评言,你又要将瓜儿驱离建康,为你那庶子扫清道路!”
  “桓元子,你到底有没有心,你还是不是人?!”
  南康公主一番痛斥,往昔的雍容华贵全化为熊熊怒火,几欲将桓大司马烧成飞灰。
  桓温仍未动怒,只道:“细君此言过了。”
  他越是这般南康公主越怒。宝剑前指,几乎要抵住桓大司马的喉咙。
  门外健仆立时闯入,就要拦下南康公主。桓容登时心中一紧,却被李夫人牢牢按住,不许他动。
  “退下!”桓大司马喝斥一声,“自领二十军棍!”
  “诺!”
  健仆不敢迟疑,迅速退到廊下。
  南康公主动也未动,居高临下俯视桓大司马,胸中怒火更甚。
  “细君,瓜儿是我嫡子,我怎会害他?”桓大司马推开宝剑,南康公主重又指回。
  “你当我还是当年的司马兴男?!”
  “细君,”桓温重重叹气,道,“古有甘氏之孙,舞勺之年为秦国上卿,前朝亦有成童被举孝廉,出仕地方颇有一番作为。我爱瓜儿之才,欲培养于他,怎么会是害他。”
  “郗景兴善相人,言瓜儿有大才,我心中甚喜。但瓜儿长于文道,我出身行伍,不忍埋没其才,这才上表朝廷选他为盐渎县县令,出仕一方。”
  “徐州刺使郗方回至孝雅正,素有贤名。其子又在我帐下任参军,若知瓜儿之才,必定爱惜备至。我日前已给他书信,托其照顾阿子。”
  “他日瓜儿做出功绩,我自可上表天子升其入朝。”
  不得不承认,桓大司马这番话相当有水平。可惜南康公主半个字也不信。
  “我不管这些,瓜儿不能离开建康!”
  那几个庶子心思难测,手段阴-毒。儿子放在身边都差点出事,南康公主不敢想象,万一桓容离开都城,后果会如何严重!
  南康公主坚决不松口,甚至要前往台城,亲手撕掉尚未送出的任命。
  “瓜儿有县公爵位,留在建康即可。纵然做官也要等他加冠!”
  “细君,此事已定,不容更改。”
  眼见气氛越来越僵,桓大司马声音渐沉,桓容心中叹气,拉了下南康公主的袖摆,道:“阿母,我愿去。”
  “什么?”南康公主回身,满脸不可置信。
  桓容跪正身体,先拜桓大司马,再拜南康公主,随后道:“阿父乐育,儿感激肺腑;阿母慈爱,儿永铭内心。儿愿往盐渎县,不负阿父栽培,阿母慈心。”
  话落再拜,额头触及地面,心是从未有过的平静。
  事到临头惧有何用?除了显示出懦弱,不会得到半点好处。
  桓大司马下定决心,谁都无法更改。南康公主这么做,非但无法将桓容捞出来,很可能连自己都赔进去。
  人心都是肉长的,他未必性格高尚,但不能看着亲娘为自己受累。
  反正都是要走,不如痛快些。
  做不做得出功绩两论,想方设法活下去,他自认还能做到。
  假设是桓大司马掌控的郡县,桓容未必有几分把握。但徐州刺使是郗愔,桓大司马不出面,他几个属兄难有下手的机会。
  士族高门自有一套处事规则。
  同样是为家族考量,郗超为桓大司马出谋划策,郗愔却不打算上桓氏的船,时常连儿子一起防备。不想被桓温抓住把柄,以“嫡子暴死”为借口抢占地盘,后者必定会设法保住桓容的命。
  这算不算一种另类的保障?
  桓容闭上双眼,在自嘲中苦笑。
  当啷一声,宝剑坠地。
  南康公主忍住泪水,轻轻抚过桓容的发顶,随后向桓大司马福身,哑声道:“妾气急无状,夫主见谅。”
  桓温站起身,亲自扶住公主手臂,温和道:“细君一如当年,温甚念。”
  夫妻执手,桓大司马不时发出几声朗笑。并且当面挑明,马氏和慕容氏生产之后都会留在建康。她们生下的孩子将代替桓容,继续做司马家的“定心丸”。
  看到这样的渣爹,桓容愈发觉得讽刺。
  是夜,桓大司马歇在马氏房中。
  南康公主背靠矮榻,一遍遍的抚过桓容的发顶,轻声道:“你出生那日,城中下了好大的雨。转眼十多年过去,我还记得清清楚楚……”
  桓容没有动,倚在南康公主身侧,沉声道:“阿母放心,我定会平安归来。”
  无论桓大司马打的是什么主意,他都不会让对方如愿!
  本想求个平安,老老实实过一辈子,结果事与愿违,麻烦接踵而至。既然躲不开,那便迎头赶上。表面看似危机,转换一个角度,未必不会成为破局的机遇。
  “盐渎县近海,”桓容笑道,“阿母喜欢珊瑚,我定要造出海船,为阿母寻几株珊瑚树。若是好的,阿母便留着,若是不好,阿母随便砸就是。”
  南康公主破涕为笑,手指点着桓容的额心,道:“快别说这样的混账话,让人笑话!”
  李夫人跪坐在一侧,笑道:“这是郎君的孝心,旁人羡慕都羡慕不来,阿姊当高兴才是。”
  待青烟飘尽,素手轻轻拨动银勺,舀起新调的香料,缓缓倒入炉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