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

  姜锦对这幅画的记忆也一点点浮现了,她记得小时候曾经有人来拜访外公,把这幅画借去一段时间,后来又还回来。外公说送给他,他却坚定拒绝了。
  姜锦偶然听外公提过一句,那人姓齐。
  然后姜锦就把此齐跟彼齐联系起来。
  这位姜锦口中的齐先生,也是一位大名鼎鼎的国画大师,成名稍晚,这些年画作价格也是飙升,不过他的作品存世不少,不比寒山居士真迹那般稀罕。可以说,这位齐先生是继寒山居士后,华国近现代画家中成就最高的一位了!
  何夫人听言大喜,其他人也纷纷道恭喜恭喜。
  何夫人笑吟吟地冲姜锦说:“我明天就送去白专家那里,如果小姜你说对了,那我一定包个大红包给你!”
  帮人掌眼要给红包,这是古玩行当的规矩,并非是何夫人看低姜锦。
  于知雅听言,神情古怪。
  大家这是都相信姜锦的话了?
  姜锦也暗自松气,知道这关算是过了。
  第二天何夫人果然把这幅画送去了故宫博物院的白专家手上,麻烦他帮忙看看。白专家听说疑是寒山居士真迹,也很感兴趣,把手头的事都暂且放下了,专心来看这幅山石傲松图。
  没出几分钟,白专家就指着那寒山居士的钤印笑道,说着这画并非真迹,那钤印一看就知道晚了画作好几年,刻意做旧更是典型的造假手段。
  何夫人没想到姜锦居然说对了,又想到姜锦的后半段话,急急忙忙抓着白专家的手,让他看看这画是不是齐先生临摹的。
  第430章 交好
  白专家差点儿被这个要求搞得一口老血喷出来。
  哪有这么无理的要求?居然把齐先生和寒山居士的画作混为一谈?说了不是寒山居士的画还想往齐先生身上扯,这不是搞笑吗?天底下有这么好的事儿?
  但架不住何夫人面子大,白专家忍着脾气端详一番,还真的看出点门道。
  最后白专家另外请了一位专精书画鉴定的老友过来,两人关房里,嘀嘀咕咕好几天,终于得出肯定结论:
  这话还真是齐先生早年未成名之时,模仿寒山居士之作!
  两人还在齐先生的随身笔记中找到了有关这幅画作的记载,还提到他拜访寒山居士的经过,感慨世人言论不可信,寒山居士实在是个明达透彻的老者,言语间对寒山居士非常推崇,不论是画技还是品性。
  这段发自肺腑的感慨中,对那副临摹的画有过寥寥几语的描述,也囊括了他的心得,字里行间看上去说的正是何夫人手上的这幅画!
  有了资料作证,再加上两大故宫专家的肯定,何夫人这画前因后果皆有定论,牵扯了两位华国近现代大画家,这幅画瞬间价值倍增,传闻有人出一千万收购这幅画,被何夫人拒绝了。
  笑话!何夫人在乎钱吗?她在乎的是名!
  何夫人回头当真给姜锦包了个大红包,顺便把这件事情大肆宣扬了一下,在证明她的精准眼光同时,也把姜锦的聪慧伶俐宣扬一番,算是为她在圈子里提前造势了。
  也因为这件事情,何夫人算是跟姜锦彻底交好,为姜锦以后踏入这个圈子打下基础。
  香山会所老板宋夫人也听闻这件事情,托人给姜锦送了一点小礼物,也算是借着礼物示好,想要与她相交了。
  至此,姜锦和何夫人、宋夫人都结下关系,无形地把她的名声提拔到更高层次,也让这个圈子的人开始正视她的存在。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结束了这场暗流汹涌的聚会后,姜锦实在是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于知雅忘却了方才的尴尬,试探地问姜锦:
  “没想到,小姜你还懂书画鉴赏呢,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学的?”
  姜锦眉尾一挑,自然不会说她对书画鉴赏不过略懂皮毛,刚才在场的夫人们更是一个都比不上,至于那副寒松图也是她以已知推导未知罢了。
  她便索性盈盈一笑:“略懂而已,我外公比较热爱此道,我从小耳渲目染跟着学了些。”
  “原来是家学渊源。”于知雅若有所思。
  而后不再提起。
  姜锦是坐于知雅的车回的东国阙,一路上彼此沉默无言,姜锦的打探态度计划似乎也落空了。
  实则也不算落空,因为在聚会上的种种,姜锦差不多能出揣摩出于知雅的态度。
  虽不至于恶意针对,但也绝对来者不善。
  看她的手段,并没有多么恶毒,就是打压打压姜锦的自尊心,顺道让她见识一下所谓的门第差距。
  可惜,她并不知道姜锦也是家学渊源,真论起祖辈荣光门楣传承,连顾家都有所不如。只是到了姜锦姜媛这两代,已然没落,姜锦又是无意拿祖辈风光炫耀的,信息不对等才会有今天这般的结果。
  于知雅盘算落空,姜锦却明白了。
  这位顾大夫人,是真的不喜她进顾家。
  为什么呢?
  抱着这个疑问,姜锦开始对在家的顾寒倾旁敲侧击,问问他跟于知雅的关系是好是坏。
  顾寒倾把正在看的书放在膝头,认真追忆过往道:“我年少的时候,父母工作都忙,基本是大嫂和二姐照顾我长大。”
  姜锦暗忖,难道是长嫂如母,对顾寒倾太过关心了,才会插手顾寒倾婚事,从而对姜锦这个“儿媳妇”不满么?
  摸着下巴的姜锦又摇摇头。
  直觉告诉她,不是。
  “你在想什么呢?”顾寒倾捏了捏姜锦的脸颊,“思考得这么深沉,难道说大嫂待你不好?”
  姜锦张了张嘴,最后归于哑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